磨砺青春底色 赋能乡村振兴
大丰共青团
做大丰青年感兴趣、有温度、有态度的新媒体作品。
2024-06-11 10:47
关注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团大丰区委紧紧围绕省、市共青团部署要求,努力将“乡村振兴计划”打造成引才留才、助力乡村振兴平台,不断激发广大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投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性,为新时代盐城大丰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拓展校地合作,延伸人才引聚链条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深度链接省内高校资源,汇聚人才智力资源,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成果转化,2019年3月,在省、市团委的关心支持下,盐城市大丰区和南京林业大学团委建立校地合作机制,成为首批签订校地合作发展协议县区。五年来,大丰区项目办用好首批次校地合作契机,与南京林业大学达成长久战略合作,多举措促进校地深入交流。通过校地定向招募志愿者,深入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公开招募,吸引高校大学生来丰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返家乡”“社区有我 青春报道”等活动,促进校地深度融合,累计吸引26名南林优秀应届毕业生来丰参加乡村振兴计划,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大丰团区委积极拓展与南师、南农、南审等高校合作对接,与省内6所高校建立校地合作,实现人才、项目、技术常态化输送。近年来,大丰区项目办荣获全国“2022年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服务县项目办”,连续5年荣获省级“优秀项目办”等荣誉称号。

二、聚焦产才融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抓好品牌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开展大丰区本地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菁英兴农服务团183计划”,以乡村振兴计划“丰农”志愿服务队为实施主体,坚持多部门联动,围绕新农菁英以及系列产品,创新打造乡村振兴“菁农说”特色品牌,以助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积极开展服务新农人电商人才培训、助力农产品销售、提供针对性农业技术服务,培养一批新时代“农创青年”典型。通过深入联系服务100个农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持续助力80类特色农产品宣传,放大品牌影响力,助力30户农户实现自主线上销售。从而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扩大示范效应。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团队合力。按照志愿者片区分布、专业特长及兴趣,明确工作分工,设置市场部、组织部、宣传部、营销部、综合部5个部门,组成“乡村振兴计划”志愿服务队,走访联系合作社,集聚新农菁英特色农产品,打造“丰农”品牌。区项目办与农干校联系合作,组织志愿者走访摸排农场主、新农人参与新型职业青年农民培训、新农菁英训练营、创业诊所等活动,为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指导。项目办通过指导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产品线上销售,以及通过直播带货等渠道助力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工作,累计宣传销售106件农产品,包括“鹿堰”龙虾米、“钳行天下”大闸蟹、“神王”麻虾酱、“神王”泥螺、“东尚”海苔等品牌特色农产品。利用本土网红直播孵化基地优势,开展“直播助农 丰衣足食”电商直播大赛、“我为家乡代言”青春助农直播、青耘中国年货节直播活动20余场,累计在线观看人次达150多万,总销售额10余万元。大丰区晓成家庭农场是我区稻虾综合种养的示范典型,经营范围包括小龙虾、大闸蟹、绿色大米等众多产品。面对产品知晓度不够广、传统线下销售渠道限制难题,晓成家庭农场在志愿服务队的引导帮助下,转变传统定向收购销售模式,成功注册“钳行天下、膏吻、苏虾禾”等系列品牌,于2022年底顺利完成家庭农场直播间搭建。通过组织志愿者常态化走进直播间、田间地头,进一步提升巩固直播成果,目前年均超2000名游客通过电商直播参与农场举办的小龙虾垂钓嘉年华活动。三是聚焦特色项目,打造样板示范。在做好“乡村振兴计划”公益项目的基础上,项目办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志愿者专业特长,服务乡村振兴试点村打造工作,在项目规划设计、直播基地打造、高校资源对接、献计献策等方面贡献青春力量,项目办通过协助团区委开展“大中街道红花村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打造,成功帮助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特色项目链条延伸、闲散劳动力再就业。实现大中街道红花村由传统苗木产业到美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首年大马士革玫瑰种植面积达130亩,玫瑰种苗共计71500株,为区域农户人均年增收1620元,村集体年增收达45万元。

三、激活人才动能,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题团日活动精彩纷呈。成立大丰区乡村振兴计划团支部,按期组织团支部换届,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常态化通过集中座谈、青马工程培训班促进志愿者交流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强化政治素养。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要求,丰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经历。紧扣各类节庆、节点开展“城市躲猫猫”“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剧本杀联谊交友”等特色主题团日活动,有效增强志愿者联系沟通和情感认同。二是志愿服务经历丰富多彩。搭建平台,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省、市、区大型活动,服务大型体育赛事、国际论坛、创新创业大赛、重要会议10余场次。常态化发动志愿者积极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直播带岗、人才招聘、助学助困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持续充实志愿服务经历。三是人才服务保障不断完善。落实志愿者各项生活补贴,按时为每一名志愿者办理缴纳社保,积极为志愿者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便利;通过走访慰问、面对面谈心了解志愿者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指导服务单位协同做好志愿者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为服务期满志愿者定向推送招考、就业岗位信息,并为其参加各类选录工作提供便利、支持和帮助。近5年来,已有24名志愿者通过百名菁英“强村行动”人才引进项目、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村居干部选聘、优质企业招聘等渠道实现扎根大丰基层。

下一步,大丰区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办将持续用好校地合作资源优势,一是延长“乡村振兴计划”服务链条,扩大合作高校的人才、技术、项目资源的辐射面,为我区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二是完善志愿者培养管理工作机制,畅通“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扎根大丰、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通道;三是以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推动广大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谋突破、建新功,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