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添双翼 魅力北海展翅飞——广西北海奋力开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早报新闻
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024-06-15 13:03
关注

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海洋旅游越来越火,北海市依海而生,因海而兴,向海图强,成为备受旅客追捧的热点城市之一。2023年,北海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250.45万人次、增长97.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63.81亿元、增长116.7%。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先后发布春节全国驾车出游十大热门景区,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连续两年上榜前十。马蜂窝发布《2024年春节大数据报告》显示,北海占据“亲子游”热门城市榜首,涠洲岛位列“亲子游”热门景点第一。

当前,全国旅游业正处于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的过渡调整期,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游客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而是更加青睐于深度、自主的自由行。面对游客运输供给结构的深度变化,广西北海交通运输部门积极顺应趋势、主动适应转变,围绕打造独具北海特色的交通运输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构建立体高效联通网络,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旅游功能客运网络联通度,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对旅游景区景点的覆盖度,不断激发旅游消费潜力,释放旅游市场活力。

一、加快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新动力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近年来,北海市从提升交通网络衔接效能、提高交通网络通达深度等方面加快构建交通运输枢纽,推进合浦至湛江高速铁路、铁山港20万吨航道及码头、G228铁山港向海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打造以北海国际客运港、北海火车站为基础的集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文旅综合体新业态。

2023年1月,随着北海火车站新站房正式投入使用,北海站站房规模由原中型站升级为大型站,站房建筑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5倍,候车面积增加1.6倍,最高容纳人数从原先2600人扩展为6300人,客运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和北海形象美誉度,助力北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北海站日最高开行动车49对,完成旅客到发量1038.7万人次,同比增加199.1%,其中旅客发送量529万人次,同比增加198.8%,到达量509万人次,同比增加199.5%,完成客运收入8.47亿元,同比增加74.2%。

由北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牵头,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的“北海侨港客运码头数智港航一体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首批14个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挂牌项目之一,也是广西唯一入选项目。今年将实施涠洲岛西角码头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涠洲岛旅游区码头功能改造和能力提升,推动交通枢纽型港口全面转型为面向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的交旅综合体复合性港口,为北海打造成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提供新的引擎动力。

二、持续推进公路建设,完善“快进”、“内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

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海涠洲岛上,有一条“爱情公路”,全长仅有13.6公里,是广西最短的一条省道,也是岛上唯一的一条环岛公路,更是一条处处是景点的旅游、观光、休闲、生态景观风景路,正如其名字520的谐音“我爱你”,所以这条省道也被许多人称为“爱情公路”,这条爱情公路为纽带,串联起了浪漫的“南方爱情岛”——涠洲岛上的众多著名旅游景点。

近年来,北海市交通运输部门构建完善“快进”、“内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促进运游设施融合。目前,全市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各旅游景区均可通过城市道路和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高速公路。同时,我市加快推进“乡村道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2022年至今,北海市开工建设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414个,完工398个,计划打造畅、安、舒、美的美丽农村路6条。现正重点加快推进大风江大桥、廉州湾大道等项目建设工作,其中廉州湾大道依托“人、海、滩、岛、林、渔”,以景选线,以路串景,建成后将成为一条安全、舒适、便捷,兼顾旅游、休闲的景观大道,廉州湾大道在金滩边配套铺设全长1300多米的木栈步道,步道设计宽度4米左右;沿线的高德大桥在大桥左右幅各设立一座非机动车道桥,长350米,宽8米,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既有效分隔了慢行系统和机动车道,同时可供市民游客骑行、步行游览北岸海景风光。

三、因地制宜打造精品航线,赋能水路运输独特魅力

在北海市交通运输部门的指导下,北海新绎游船公司将民俗风情与旅游元素结合,打造航途观光与体验相结合的娱乐产品。2023年2月,正式开通环涠洲岛水路客运航线,为北海海上观光游注入新活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海上观光游体验。

以“北海—涠洲岛航线”入选全国50条国内旅游客运精品试点航线为契机,推动开航“北游26”茉莉花船舶,提升客舱氛围,将旅途观光与丰富的文化体验完美结合。根据航线特点因地制宜,在“北游15”、“北游25”配备专业演职人员团队,开展海岛知识科普、疍家婚礼、海上脱口秀、特色民族歌舞表演、玩偶互动等丰富多样、健康文明、互动性强的活动,宣传北海涠洲岛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为旅客提供深度人文之旅,打造独具魅力的水路旅游文化。研发航途观光与体验相结合的娱乐产品,以航站楼“启航”、船舶“观海”、鲸喜广场“智娱”等为载体,设计个性化打卡场景,满足旅客“到此一游”个性化打卡需求。

四、推出以交旅融合为特征的公共出行服务,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

(一)文旅定制专线,假期“游”保障

让群众高效便捷舒适出行,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是交通运输部门不懈努力的方向。每逢节假日,北海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疏堵保畅措施,满足群众假期出行需求。2024年“五一”假期,新开通四川路旅游集散中心至金海湾红树林、四川路旅游集散中心至冠岭海枯石烂游览区两条公交旅游专线,以及北海银滩至海丝首港景点旅游专线,各线路结合景区开放时段优化发班时间,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二)公交车变身“移动博物馆”

“现在我们正行驶在北部湾路上,沿途会经过英国领事馆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和德国领事馆旧址,这些西洋风格的近代建筑,见证了北海的开埠历史。”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拉开了2024年北海文博旅游活动周“一车载史说城事”主题活动的序幕。“一车载史说城事”活动借助公交车这一移动载体,配合以精心挑选的文物图片和讲解员的生动解说,让乘客在公交车上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北海的历史风貌和人文风情,在旅途中享受到博物馆文化大餐。

(三)“520爱情专线”

“选择公交当婚车的原因是,寓意着下一站幸福。”2024年5月19日,北海一对新人夫妇租用润捷公司的公交车当作婚车,用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开启了幸福生活之旅。近年来,北海市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微公交”“特色公交”,全面推行车辆新能源化, 完成100座公交候车亭提档改造,厚植北海市生态环境优势,优化慢行交通系统服务。

交通是旅游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旅游是交通不可或缺的业务领域,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国家积极鼓励并大力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未来,广西北海市将抢抓机遇,继续创新交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开发“车票+门票”、“车票+门票+宾馆”等运游融合服务产品,打造一体化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依托北海市海滨、海岛、港口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打造国际邮轮游艇旅游目的地;构建多层次旅游公交线网,提升车辆运力配置,推进市区旅游景区、景点交通便利度进一步提升,推动交通出行向提品质、优服务转型,不断开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共绘融合新前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李斌施 广西北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