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发展|颜神古镇有了新“灵气”
博山融媒
博山区融媒体中心官方人民号
2024-07-03 16:03
关注

博山融媒 在火红的窑炉前,在老街的肌理上,在匣钵的年轮中……过去的一年,颜神古镇在触手可及的漫长记忆和人文风景中,又增添了几份“灵气”。

20余名陶琉大师的入驻,漂移碰碰车、兔子乐园等娱乐项目的落地,国内首部琉璃文化主题沉浸式演艺的展示……古今对话,穿越遥远的时空,这座古老又时尚的古镇呈现在游客眼前。

日前,记者通过采访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连举,听这名“90后”细数了古镇过去一年的变化。

△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连举。

跨越千年,古镇重回“匠人聚集地”

行事干练的刘连举与颜神古镇结缘已近一年,作为“90后”留淄创业青年中的一员,他对古镇的历史极为熟悉。

颜神古镇位于山头街道,是以古窑集群为特色、陶瓷琉璃非遗为业态主题的传统街区。该区域自北宋始即陶瓷业兴盛,匠人云集。这里是淄博窑发祥地之一,建筑群落从明清至今,规模宏大,以城镇级别全景式展现了博山特色。

入驻古镇有原因。据刘连举介绍,颜神古镇主要的特色是文化艺术,文化艺术包含很多,如艺术家、匠人、餐饮文化、非遗、陶瓷琉璃文化等,文化艺术代表着具备调性、具备品质、具备文化传承发展、具备文化自信,这也是其选择来此的原因。

在刘连举看来,颜神古镇自古就是陶瓷琉璃匠人聚集地,活化后的街区,重新导入了陶瓷琉璃等非遗业态,使传统匠人、年轻艺术家、非遗传承等人群得以重新聚集在这里。街区访客可以看到淄博陶瓷琉璃的悠久历史,更可感受和体验众多非遗的奇妙魅力。他说:“一些离开这里的‘原住民’得以回归,从事相关的创作与销售,使古镇真正成为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传播、转化、展示和交流的综合性艺术体验区。”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颜神古镇共接待入园50万人次。通过打造全国文化出口基地交流展示中心,吸引了20余名陶琉大师、众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入驻。包括国内首位灯工玻璃艺术博士彭怡,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李玉兰,“中国石榴王”传人宋苗,鲁派内画传承人张鹏、文静,以及胡建昌、宋本明、蒋秀梅、周胜男等一大批优秀的宝藏艺术大师。

山东省副省长邓云峰曾在“2023山东省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会”总结会上,给颜神古镇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评价。

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到省级非遗街区,再到市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淄博颜神古镇陶琉文化基地),通过打造丰富的非遗技艺展示、传统文化体验场景,如今的颜神古镇成为了博山陶琉文化链接世界的纽带。

文化供给,千年古镇添了新“灵气”

过去的一年,是颜神古镇凡百一新的一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古镇从客流量、游客来源的区域结构、业态布局、营收、团队打造多方面,都在向良好的趋势发展。

作为运营团队的负责人,刘连举信心十足地说:“未来的一段时间,颜神古镇将围绕‘文化艺术、品质、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关键词奋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发展至今,颜神古镇持续开展种类丰富的文化活动:每年一届的博山陶琉双年展、琉璃表演、特色陶琉体验、文创市集;推出多元沉浸式游园项目,提升打造特色街区——琉璃街、繁花秘境、河南东街;探索娱乐项目——漂移碰碰车、兔子乐园;打造国内首部琉璃文化主题沉浸式演艺——《梦回颜神》夜游季、颜神流动艺术节等多样演艺内容,不断优化提升文化供给,助力淄博文旅高质量发展。

如今,漫步古镇,有烟火亦有浪漫,琉璃剧场可见从元代传承至今的琉璃吹制技艺,众多工坊和工作室可以亲身体验感受手造的魅力。琉璃吹制技艺、灯工、内画;陶瓷拉坯、泥塑、刻瓷、彩绘等;还有皮雕、糖画、面塑、木工、版画等传统文化体验丰富多彩,这些富有“灵气”的项目,为广大游客带来了沉浸式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度假体验。

目前,颜神古镇已开放的区域涵盖了度假酒店、民宿、古窑酒吧、大师工作室、琉璃工艺实验室等。有地方特色民俗、美食街区,有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场,有民间地方艺术品收藏博物馆群,有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研学基地等。未来,古镇还将持续引入更多的艺术家工作室及陶琉工坊,使之成为艺术的集聚地和梦想的孵化园。

“古镇的诸多新场景,既是中国陶琉产业的历史守望者,也是从古至今匠心传承的见证人,还是有颜值、有乐趣的艺术度假区。”刘连举说,让所有来到这里的游客,能感受到一种隔世的陌生与熟悉,既亲切又新奇;亦可以感受到阔别经年、重返故乡的喜悦、安宁与感动,这便是他们这支年轻运营团队要做的事。(姜涛 韩凯)

来源|大众报业·鲁中晨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