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心理育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级网络为抓手,发挥好心理委员在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的“观察哨”和“先锋兵”作用,打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学校以传递吉祥、幸福、快乐的“青鸟”为名,打造心理委员队伍标准化建设的“青鸟计划”,采用“学、练、用、赛”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助力心理委员成长。“青鸟计划”心理委员队伍标准化建设特色品牌,先后两次成功申报苏北中心特色项目,在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心理素养大赛中荣获特色活动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亦先后获得苏北中心先进集体、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一、分阶段“学”,学考结合
针对不同级段学生特点,创设心理委员特色课程——“苹果培训班”,分初、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学习后,还需接受相应的考核进一步强化能力培养。面向新生心理委员的初阶青苹果课程,从心理委员职责与定位、心理健康标准、大学适应性问题等方面带领学生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思维;面向渡过适应期的心理委员开设中阶课程黄苹果课程,重点围绕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会谈技巧、学习问题、宿舍关系应对、恋爱情感问题、情绪管理等问题等强化实操技能训练。面向即将进入实习期的心理委员开设高阶红苹果课程,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态、就业问题、压力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着重学习。分阶段“学”的培训方式更符合大学生级段特点和心理发展需要,也使心理委员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二、多维度“练”,内外兼修
心理委员工作实操性很强,学校注重心理委员的技能训练,努力让他们内外兼修。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沙龙研讨、小组头脑风暴、“三人·行”(即三人小组练习)等活动,组织心理委员在不同的范围内开展交流沟通,每月设置不同的主题,加强心理委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既是工作的伙伴、智囊团,也是情感的支持者、疏导者。在破冰团辅、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中,心理委员学习人际交流互动技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断自我反思不足。在活动参与和组织的过程中,心理委员不仅能力获得训练和提高,还能影响更多的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三、多场合“用”,学以致用
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操技能,心理委员队伍不仅能够完成科普宣传、活动组织、问题倾听、危机发现等基本职能,发挥好他们在心理问题疏导中的“朋辈作用”,在“心之谷”心理邮箱互助平台、“心灵安全屋”等多个咨询活动中,心理委员参与的朋辈心理辅导为同学们提供线上或线下、语音或文字的心理倾听服务。心理委员们还能够结合专业特长灵活开展各类体现专业特色和班级特点的心理主题活动,如中医专业学生开展的“中医养心”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各种场合中,大家学而致用,从而提升心理委员实操技能和综合素养。
四、多形式“赛”,同向激励
为了给心理委员提供展示自我和技能切磋的竞技平台,学校不断拓展比赛项目,创新比赛形式,丰富比赛内容。从心理健康知识竞答到心理活动策划、模拟谈心谈话、心理情景剧展演等,从多个层面促进了心理委员的发展和成熟,多次在苏北中心组织的“启航之星”“阳光之星”优秀心理委员评选、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心理素养大赛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表彰。(通讯员:柏萍 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