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干预、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建科近40年来,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瞄准目标,迎头赶上,科室一直稳步发展,逐渐做大做强。近10年来,科室更加注重新技术新疗法的引进,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科室规模、业务范围全面发展的同时,已经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和干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复杂斜视矫正、近视防控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品牌,科室发展所需人才储备充足,年门诊量达23万人次。
抓住机遇,完成省内第一台小儿广域眼底成像
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陈志钧介绍,该院眼科于20世纪80年代建科,经过科室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江苏省儿童眼病防治基地,是江苏省儿科专科联盟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室开设床位30张,临床医师24名(其中博士学位10人),视光中心技师12名(其中硕士学位2人),人才梯队合理,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
陈志钧介绍,“创新”是每个科室发展永恒的关键词。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各家儿童医院发展很不平衡。21世纪初,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只有5—6名门诊医师,没有专科病房,年门诊量7万—8万人次。此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正受到眼科和新生儿科的关注,作为专科医院,在院领导的支持下,2006年他们率先在江苏省内开展小儿广域眼底成像检查及干预,同时与兄弟科室合作做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力地促进学科发展。在此基础上,后期他们的研究陆续获得国自然、省自然课题立项及省市级新技术引进奖。
由于婴幼儿眼底筛查及屈光筛查的开展,大量的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底疾病及屈光不正等疾病需要治疗,引发了后期的白内障手术及其他业务的持续增量开展。目前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复杂斜视等手术的年手术量超过3000台次。
近十年来完成先天性白内障手术800台次
斜弱视及屈光不正是儿童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视、远视、散光等各种类型的屈光不正,占了近一半的儿童眼科门诊量。陈志钧介绍,眼科开展了斜弱视、白内障眼外伤、儿童眼底病、泪道眼整形、眼视光等亚专科业务。近年来投入人力物力,着力打造先天性白内障综合治疗特色品牌,在全国儿童医院中名列前茅。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项成熟的普及手术,一般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都可以很好地开展。但是,先天性白内障因其术后反应重,术后需要长期的屈光矫正及视功能康复,成为一种疑难杂症,一般综合医院很少有人愿意开展此类手术。2013年以来,在省内知名白内障手术专家的指导下,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逐渐掌握了特殊隧道切口、前后囊撕囊、人工晶体植入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技巧,后期可独立熟练开展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现在在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年龄越来越早,手术效果也越来越好。目前共计完成了近800例的白内障手术,为这些特殊儿童打开了通向光明的窗户,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将产生重要影响。
融入国家战略,为近视防控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近视防控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和高度近视比例逐渐增多态势,作为儿童眼科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积极开展眼科科普,把平时业务工作和服务国家战略结合起来。” 陈志钧称。 据了解,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目前已经开设了近视门诊、角膜塑形镜门诊,开展各种普通框架镜、功能框架镜、离焦软镜及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同时申报纵向及横向课题,开展多种药品和器具的近视防控效果临床观察及研究,形成了省内较大的公立医院视光中心,目前该院眼科已成为南京市近视防控基地。“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眼科学科建设的新抓手,必将为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可持续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通讯员于露露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