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科学教育和数字教育合作洽谈会在坦桑尼亚举行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是教育部主管的、专为全国教师量身定制的一份周报,是集专业性、新闻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国家主流教育媒体,关注教师生存状态,与中国教师共成长,努力“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
2024-07-14 20:34
关注

本报讯(记者 黄浩)日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中美联合教育学院院长黄晓一行赴坦桑尼亚,与坦桑尼亚总统府省级行政和地方政府事务部(PO-RALG)、坦桑尼亚普旺尼省教育部门负责人洽谈科学教育和数字教育合作相关事宜。坦桑尼亚总统府省级行政和地方政府事务部副常秘Charles Msonde、坦桑尼亚普旺尼省副省长Rashid Mchatta、坦桑尼亚总统府省级行政和地方政府事务部教育管理司副司长Suzana Nussu、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副院长朱剑、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万秀兰等出席洽淡会。

Charles Msonde代表坦桑尼亚总统府省级行政和地方政府事务部对浙江师范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坦合作表达了殷勤的希望。他表示,中坦合作由来已久,双方一直秉持真诚、友好发展的原则。世界各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当今的教育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今年正值中坦建交60周年,希望坦中双方在科学教育和数字教育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Charles Msonde介绍了坦桑尼亚东部城市基巴哈的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他表示,坦桑尼亚作为中非高校“50+50”合作计划的合作国家之一,一直重视数字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与浙江师范大学在数字教育领域深入开展合作研究与实践。

黄晓强调了数字化时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讲述了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她特别介绍浙江省于1988年开展的科学教育,36年的综合课程改革与实践、科学教材编制、科学评价改革等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实践经验。

据了解,浙江师范大学在科学教师培养、科学教育国际合作、科学教育全国性论坛、赛事承办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广泛影响。这些可以为中非科学教育合作研究与实践走深走实提供良好经验。

观摩科学课堂

参观数字化设备教室与理科实验室

会后,黄晓一行在Charles Msonde、基巴哈县县长、基巴哈县教育中心主任、基巴哈中学校长等的陪同下,深入课堂观察基巴哈中学科学课堂的开展,特别是如何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科学教学。同时,还参观了基巴哈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并就线上科学学习资源共建、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课程改革与科学实验、教师学历提升、中非教育合作实践基地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坦桑尼亚总统府省级行政和地方政府事务部高级官员、坦桑尼亚地方政府代表、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代表等参加洽谈会。

据悉,在2023年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非科学教育论坛上,浙江师范大学与坦桑尼亚教育研究院、坦桑尼亚教育管理发展局共同成立了中非科学教育合作中心。2024年7月12日,在中非科学教育合作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由世界银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共同指导的第二届中非科学教育论坛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成功举办,论坛期间设中非科学教育成就展。该中心积极将中国良好科学教育实践经验践行于教师管理者能力提升、学校教师数字化应用教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基巴哈中学是坦桑尼亚著名的男子寄宿学校,它由中央直接拨款,从全国招收成绩优异的学生。该校重视理科教育,拥有30位科学教师,有数字化教室与理科实验空间,极需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应用,改进科学实验及其教学。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