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如今,在太湖南岸,古之泽国早已变成今日之田园,而“溇港文化带里的明珠”织里镇义皋村,将田园诗意与现代感并存,打造了全市领先、省内知名的旅游村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织里镇人民政府和义皋村所作的“艺术乡建”。
太湖溇港
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区域面积仅2.25平方公里,其历史可追溯至五代,现有村民462户、1688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13万元,其中文化产业收入约252万元,占比约49%,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荣誉。“自古乡民崇礼义”义皋村民风淳朴、乡里和睦,又敢于奋斗、勇于创新,因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乡建之路。
博物馆群的“艺”有可为
在义皋古街,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错落有致,而这大部分的博物馆都是在传统古建遗址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义皋村通过对范家大厅、义皋茧站等重要历史建筑进行古法修缮和活化利用,打造了溇港文化展示馆、湖镜博物馆、溇港书报馆、崇义馆、水生态法治馆、雕版印刷艺术馆所集合而成的乡村博物馆群。这些系列的展馆为中外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义皋、走进织里、读懂溇港的清晰思路,打造出了一个有故事、有记忆、有温度的古村风景区。该博物馆群与溇港景区融合,以门票分成的形式维持运营,政府财政资金提供保障,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同时带动了整个溇港景区周边民宿、餐饮、休闲生活类业态年收入超过500万元。
溇港乡村博物馆群
非遗技艺的乡村新活力
每年都会开展的太湖溇港旅游文化节是义皋古村最热闹的时间之一,活动期间,舞龙舞狮、剪纸体验、花糕制作等非遗文化展演丰富多彩。织里镇实验小学、轧村中学、轧村小学、漾西学校非遗社团所展演的织里雕版印刷、剪纸、刺绣、花糕等非遗品类都以鲜活的面貌呈现在中外游人眼前,活动多次登上了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同时,以义皋古村为非遗阵地,区教育局和文旅局共同组织开发了非遗研学基地,现已培育溇港文化相关的15套研学课程。2023全年先后承接湖州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9个学校的研学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世界名校大学生在第八届太湖溇港旅游文化节体验雕版印刷
现代产业与艺术乡建的碰撞
当游客走在义皋古街,一定会被一座颇具现代感的白色建筑所吸引,进门一看会发现竟别有洞天,那便是安·艺术空间。安·艺术空间摄影基地将织里童装与摄影艺术两个产业巧妙融合、结伴发展,内部布局20多个现代拍摄实景,打造了包括买手店区、中古风区、甜法式风区、INS极简风区、侘寂风区、包豪斯风区、韩系风区、日系风区、工业风区等11个室内区域主题空间,满足了各种拍摄场景需求。安·艺术空间还为村里提供了20多个便利的就业岗位,他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义皋本地人。如今安·艺术空间在业界已小有名气,每天都会有五六十组摄影师带着模特来这里拍照,今年一季度的流水就已经达到了100多万。而拍摄后,这些摄影师也会到溇港景区游玩,漫步下义皋古街,至伍浦塘湾里喝上一杯“不饮咖啡”,为其它文创产业成功引流。
安·艺术空间外景
“艺术乡建”,不只是一场邂逅
接下来,织里镇将进一步鼓励当地村民积极参与艺术乡建项目,通过艺术教育和工作坊等形式提高村民的艺术素养,使他们成为项目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并围绕“世遗溇港”,深挖溇港文化,通过艺术乡建形式带动乡村旅游、土特产等经济活动,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目前,义皋村附近的庙兜、伍浦、陆家湾、上林村都在艺术乡建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尚义古桥
在保存完好的义皋尚义古桥上有一副对联:“大泽南来,万里康庄同利涉;春波北至,千秋浩淼永安澜。”见证了团结共济的溇港精神。今天的义皋村正是将艺术乡建朝着这种“和而大同”的目标大步迈去,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促进村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实现乡村振兴,为建设“环太湖第一镇”贡献乡建力量。
作者:胡钢 莫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