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通讯员 陈林 熊帆 田星
“‘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在充分了解疾病病因、诊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台前论诊’,对于更好地诊治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7月19日,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主办了医联体单位全科医疗技术交流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除围绕如何开展医联体建设、如何提升全科医疗技术、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等话题进行授课指导外,创新开辟了“台前论诊”环节,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集思广益研讨救治最优方案,形成共识,助推区域医疗救治能力整体提升。
在学术交流环节,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陶晓南教授、心血管内科王朝晖教授、急诊内科谷晓莹博士等以《慢阻肺病与心血管疾病》《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模式的选择》《合作共建,打造医联体建设下的医疗直通车模式》为主题,与参加会议的100余名医联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全科医生代表、村卫生室医生代表以及该院各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医疗组长,进行了面对面互动交流,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加强医联体单位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能;紧紧围绕基层单位及患者需求,提高群众就医便捷和满意度,为医联体单位今后诊疗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我认为,只有通过肺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的共同评估,才能确定该案例的真实诊断。
“该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建议减少盐水的用量,更换成糖水。”
“该案例体现出来的COPD只是一个诱因,更多体现的是心血管内的疾病,需多关注该患者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在案例讨论环节,针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典型案例,大家进行现场讨论。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分享他们的专业见解和临床经验,通过开放性和建设性的交流,达成共识,共同完善诊疗方案和患者管理策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能力,也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次的学术交流会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单位的沟通,增进彼此友谊,促进多学科交流,把获得的宝贵经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进一步推进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金口中心卫生院住院部主任熊娟表示,从个案出发,又不局限于个案,思维活跃,为医联体单位紧密协作提供了鲜活案例。
“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据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院长田洪涛介绍,这次学术交流活动,是该院首次采用“论诊”方式,对相关疾病多学科协作诊治的尝试,旨在通过典型病例“台前论诊”,凝聚共识“最优方案”,并邀请武汉协和医院教授“天团”坐镇答疑,基层医疗机构医生互动交流,这场学术交流会超出了预期,“赢得满堂喝彩”;今后,医院将会组织更多类似“论诊”活动,也会邀请更多专家教授及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参与进来,针对基层常见多发疑难重症进行交流讨论,因地制宜完善诊疗方案,更好保障辖区人民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