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海事特色文化,培育新时代“航海人”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官方人民号
2024-07-25 12:11
关注

近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2024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学校体育馆顺利举行。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船’承浚源流远,‘艺’启文工技良”为主题,共设置了9个板块28项活动,内容涵盖思想引领、文化艺术、技能工匠、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学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校园生活增添靓丽风景。

据了解,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所培养远洋船员的专门学校。学校坚持红色基因培根,航海特色铸魂,培养勇于创新,能胜任专业岗位、长于技术应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海院精神”为核心,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学校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训三风”建设科学分解为“理论引领—提炼固化—内化认同—传承发扬”四个重要阶段,形成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纵向推进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师生和广大校友对新时代“海院精神”的认可度和践行度,有力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制定学校章程,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人事等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将师德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标杆、榜样的引导作用。

以环境文化为阵地,营造“海”味和谐校园。学校始终坚持航海文化特色,以专业群为基础,分别建成海员馆、船舶馆、邮轮馆、文创馆、校史馆等场馆,将学校文化素材全面梳理、归整和建设,进一步突显“海”“船”“港”等元素,使校园内“海”味更浓,形成融历史回顾、文化展示、实景体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海事教育博物馆,打造“规划布局优、生态环境美、海事氛围浓”的和谐校园。

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海洋基因”的技术技能人才,以海员技能大比武、百川讲坛等各类活动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

据悉,学校具有73年办学历史,“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7.16%,远洋船长、轮机长数量位居全国航海类高职院校首位;学校拥有国际先进的航海模拟器和电喷船舶智能化机舱,搭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与服务平台。

围绕现代海洋运输业链和区域支柱产业,学校构建了六大专业群,形成了“海陆并举、一体两翼、集群发展”的专业集群,涵盖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省高水平专业群、省重点专业群、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等;2019年,航海技术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序列。

同时,学校定向培养军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为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军队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军士(含警士)所开展的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被遴选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定向培养军士生试点院校,成为军民融合培养军士人才的试点先锋。为进一步打造定向培养军士品牌,在人民海军诞生70周年之际,学校于2019年4月23日组建士官与军事教育学院(现更名为军士与国防教育学院),目前学校为海军、武警(海警)、陆军部队培养定向军士,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专业、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四个专业,在校生1300余人,年招生规模680人。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品牌,为广大师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励青年学子树立爱国荣校之志,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