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淮阴工学院伯藜支教团如同一束光,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分别走进蒋集九年制学校的小学课堂与福州路社区养老中心,为孩子们和老人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文化之旅,活动成果斐然,吸引了众多关注。
绿意盎然,童心绘梦
在蒋集九年制学校里,绿意与童趣交织,一场植物拓印的创意课程在此展开。支教团成员们悉心指导着孩子们,孩子们用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小手,精心挑选着形态各异的植物片叶。洁白的棉布上,植物的美丽轮廓和鲜艳色彩,在胶带固定与锤子轻轻敲打下,渐渐转移其上。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植物从棉布上取下,一幅幅充满自然之美的作品便惊艳诞生。“我从来没想到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留住植物的美,太有趣啦!”一位同学兴奋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
夕阳织彩,岁月留痕
在福州路社区养老中心,扎染手工同样热闹非凡,支教团成员们耐心的向老人们讲解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方法,老人们积极参与,动手折叠、捆扎,然后放入染料中浸染。当展开好的布料,看到那独一无二的图案时,老人们脸上绽放出了满足的笑容。马奶奶说:“这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手艺活,传统文化真是宝贵啊!我回去也要给我孙子玩玩!”
此次淮阴工学院伯藜支教团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程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他们的童年添上了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也为老年人们带来了欢乐与温暖,唤醒了他们心中关于传统手艺的美好记忆。
淮工伯藜支教团队长郝净丽表示:“我们期望通过这些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代和老一辈中得以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希望借此彰显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和关爱老人的重视,让爱心在传承中不断传递。相信未来,更多如这般有意义的活动将持续开展,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更多人,共同书写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美好篇章。”(淮阴工学院伯藜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