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就业创业门路 幸福生活如“元”以偿——广元市开辟“产学研训用”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新路径
四川劳动保障杂志
民生为本 人才优先 统筹城乡 强化服务
2024-07-30 11:39
关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时代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就是要深挖就业“蓄水池”,拓宽创业“致富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高质量就业空间,鼓励高质量创业创新。

从实施孵化载体提档行动,到实施创业融资扶持行动,再到实施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广元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施行一揽子积极举措,为全市就业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营造全社会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的同时,广元市又将如何激发创业活力,扩大就业岗位,为就业工作添砖加瓦?

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元选拔赛决赛现场。

创业能力提升

创“翼”创业正当“燃”

近日,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元选拔赛决赛正式举行,来自广元市各区县的多支队伍参加,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我们做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来自银发经济专项赛道。团队主要针对目前居家养老的现状,提出一种养老机构与社区有机融合的养老模式,提升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第一创始人蒲思吟介绍,“这次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积攒了很多经验,这既是一场比赛,也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大会。”

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从市级人才专项资金中拿出10万元,分别按照一等奖3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的标准奖励决赛成绩优异的选手。

广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元昊介绍,广元市坚持党政引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乡发展”计划,制定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构建“1个重点创业项目+1名领导干部挂联+1个责任部门落实+1个创业团队指导”的“四个一”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持续深化融资、用地、人才、财政补贴等政策实施效能。近三年来,落实减税降费等扶持资金41.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56亿元,惠及创业主体7.95万个,助力市场主体年均新增2万个以上,有力涵养了“双创”沃土深池,获评首批“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先进市”。

同时,广元市探索构建“1+5”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在全省率先成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破解“赢商”密码入选四川改革典型案例,获评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举办“项目巡诊+回引对接+特训赛事”多样化活动20余场次,以优质服务激活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圈。

创业扶持有力

“金凤凰”飞回“梧桐树”

吉祥年广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包装饮用水的加工、销售等业务,规划的年产500万吨富氢饮品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在广元市选拔赛决赛中获得了综合评比二等奖,成功挺进了全省决赛。据了解,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正是来自广元市旺苍县的张舟祥。

张舟祥是一位留学归国人士,曾远赴英国、法国求学。完成学业后,张舟祥就职于三家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并担任核心高管,协助决策并带领团队屡创佳绩。即使获得了成功,但张舟祥会时不时地想起家乡,脑中不断勾勒出旺苍县如今的发展模样。提到为何会回家创业,张舟祥道出了三个原因:“首先,广元是我的家乡,我虽在外地,但有非常强烈的家乡情结和家乡情怀。其次,广元生态资源优势独特,有着‘中国特色饮用天然水之乡’和‘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之称,而我的创业方向是食品科技,家乡的资源优势和我从事的产业契合度非常高。最后,广元的营商环境很不错,政府给予的产业支持政策很好,对于返乡创业有很大帮助。”

张舟祥对于广元市出台的扶持返乡创业政策很有感触:“市县都设有产业专班,对企业落地项目给予全过程政策引导,并提供配套服务,让项目建设和推进效率更高。同时,政府对返乡创业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涉及项目融资、人才招引、员工培训等方面,像这次大赛,也是对创业带动就业的实际支持,企业没有承担任何成本。”

近年来,广元市取消个人30万元及以下创业担保贷款反担保措施,破解融资难题。强化政银担三方联动,实行创业担保贷款联审联批,开展集体授信、融资对接等活动,提高融资效率。2023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9亿元,扶持创业2027人,放贷量位居四川省前列。

同时,广元市高质量承办首个市(州)专场四川省“雁归天府 创赢未来”农民工及企业家返乡入乡创业项目考察系列活动,举办创业大赛、高质量发展研修班暨创业特训营、“创业蜀你行”广元创业项目路演、“创梦天府”创业指导进高校等系列特色创业活动20余场次,进一步打造创业品牌、提升创业能力。

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食用菌产业园(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园)。

创业品牌响亮

种菇种出“金银寨”

广元市利州区食用菌产业园位于白朝乡徐家村。在产业园内,大棚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菌棒,菌棒上长出朵朵新鲜的香菇,并紧实地挤在一堆,棚内弥漫着香菇特有的香味。村民随手举起一根菌棒颇有些骄傲地展示着:“这是我们种的香菇,口感鲜嫩,长得很好,仅这一根菌棒,头茬就能收一斤!”

另一个大棚里种植着灵芝,棚内设有空气湿度表、土壤湿度表、二氧化碳浓度表,方便实时监控。村民感慨:“现在,大棚都智能化了,依靠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做到自动定时浇水,我们不用操一点心。”

据了解,该食用菌产业园规划面积1500亩,核心区内拥有300亩的香菇产业基地、200亩的灵芝基地及标准化、光伏智能等大棚175个,现有四川泽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恒昌科技生物公司、高全种养合作社、杨帆家庭农场等4家返乡下乡创业企业入驻,是集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基地。

原先,徐家村的村民们靠种地为生,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村里只有一些劳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直到食用菌产业园正式在徐家村落地,当地村民渐渐发现种菇也是一条致富路,曾经背井离乡的青年们回到了家乡就业,当地一些没有工作的中年人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徐家村渐渐成了一个富饶的“桃花源”。

“以前,我们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年轻人也愿意出去打工谋生活。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一家都在产业园里工作,现在我按月领工资,收入也比原来多,孩子也从外地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真好!”村民提到如今的变化喜不自胜。

据悉,食用菌产业园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种植椴木香菇、灵芝为主,配套种植羊肚菌、竹荪、椴木木耳、银耳、金耳、月坝石斛等营养经济价值高的有机农产品400万袋,年产菌类鲜货3200吨,带动就业1900余人(脱贫劳动力570人),园区产值达460万元。2023年,广元市利州区食用菌产业园被省人社厅评为首批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园。

广元市出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着力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服务能级,构建完善五级创业孵化体系。截至2023年底,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5个,全市42个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在孵实体(项目)778个,直接扶持创业1154人,带动就业1.05万人。(文/辜友军 刘鹏 刘雨晨

【编后】

在推动创业就业路上,广元市积极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指导等活动,进一步打造创业品牌、提升创业能力;实施创业融资扶持行动,持续深化融资、用地、人才、财政补贴等政策实施效能;实施孵化载体提档行动,着力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孵化培育功能。

广元市坚持产业为先,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不断健全政策、服务、活动三大创新创业体系,走出一条“产学研训用”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新路。(图据广元市人社局)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