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美育沃土,聆听乡村之声。7月30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承办的强基工程2024 中国舞蹈家协会“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汇报展演《我们在一起》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以下简称“美育工程”)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策划并发起,中国文联、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主办,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联袂支持,以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少年儿童的舞蹈发展、秉承每个儿童都可以享受平等的艺术教育的理念,量身定制的一套以舞蹈素质教育为主要手段的舞蹈美育项目。自开展以来,通过组织调研、编创教材、公益教育,为基层辅导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学技能和文化素养,并编创一套适宜农村少年儿童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教材》。自2006年创建“美育工程”至今,中国舞协逐渐确立以高质量的“美育工程”舞蹈课堂为基本抓手,有序推进广大乡村地区舞蹈美育的标准化、示范性建设。2013年,在国家民委支持下,又相继在3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舞蹈课堂”示范点。2017年,美育工程在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被中宣部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已有30余家地方舞协团体会员单位启动开展美育工程,累积资助300多所乡村学校,开办200多个教师培训班,免费为各地培养了9000多名舞蹈教师,惠及全国800多万名乡村孩子。
本次汇报展演是“美育工程”启动18年来舞蹈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孩子聚集北京,献上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少儿意趣的舞蹈节目,展演由《春风化雨》《温润而泽》《础润而雨》《心润花开》《心手相连》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从活动发起人、孩子、志愿者、院校机构等不同视角,展现该工程一路走来的难忘瞬间。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在致辞中表示,自己作为这项工程的倡导者与参与者,无数次去到孩子们身边,目睹孩子们在简陋的场地上刻苦训练,由此萌生出更强烈的责任感,责任于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能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通过舞蹈这个窗口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学会坚持与合作,让舞蹈成为孩子们抒发情感并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罗斌书记代表“美育工程”向各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各级机构的配合、志愿者老师们的无私奉献表达诚挚感谢,感谢他们为美育工程注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致辞
活动以“舞蹈和心灵的润泽”为主题,强调以“润”的方式来武装思想、凝聚人心。“美育工程”正是一项以舞蹈沁润心灵的教育工程,通过舞蹈教学活动将“美”的种子润入孩子心灵。在艺术之美的滋润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锻造出少儿有梦想、懂感恩、懂友爱、敢奋斗的品质,用“润”的力量将彼此联结在一起。演出开始前,参演孩子们写下心愿卡,以“心连心”仪式拉开了活动帷幕。
序《春风化雨》以视频方式回顾“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一路走来的温馨瞬间。主要讲述“美育工程”活动重大事件节点,描绘美育工程18载的历程,包括政策的一步步完善、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强大、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等,展示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的一路走来的难忘时刻。
第一篇章的视频从鱼龙中心小学校长刘天宝,以及“美育工程”志愿者、编导吕梓民的视角,讲述“美育工程”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同时呈现出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孩子们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及校舍环境与教育环境的改善。
由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鱼龙中心小学表演的《山那边》以孩子们上学路上采花给老师的故事为线索,外化出孩子们对老师来的期盼,与对“美育工程”项目的帮扶。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我的南狮梦》中,以三水区级非遗项目“猫狮”为创作灵感,讲述一群“猫狮”的小传承人们,为了实现将醒狮艺术发扬光大的梦想。
第二篇章的视频聚焦参与美育工程的四川宜宾的三所小学,以中国舞蹈家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地方各级政府、参与美育工程的学校、机构为视角,讲述开展美育工作中的人和事,以及美育工程的意义。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中心小学校、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翰笙小学校共同带来《人生第一次》,再现了志愿者给孩子们创作和排练舞蹈的情景。由宁夏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银光小学呈现的《贺兰娃》塑造了“乐淘娃”的形象,充满童趣,表现孩子通过美育教育,在舞蹈中找到自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吉林省延吉市中央小学校的舞蹈《顶水小园丁》采取朝鲜族传统舞蹈延边顶水舞的表现形式,既反映出朝鲜族女性智慧、乐观的精神风貌,也以小园丁们和花朵的关系为喻。
第三篇章的视频以志愿者王荣为讲述视角,讲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家长和孩子对舞蹈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并呼吁更多志愿者参与“美育工程”,让美育之光铺满祖国大地。
湖南省湘乡市东方红学校的孩子们通过《红红的挎包》,展示湘潭少年学子迎着东方的红日、追随伟人的身影、沿着领袖的足迹,播种理想信念的“红色种子”。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中心小学在《一起到山顶》中,以登山为线索,表现孩子们心存信念,脚踏实地实现理想的过程,传递出中国少年拼搏奋进、团结友爱的精神力量。
随着昂扬的音乐旋律,展演进入尾声《心手相连》。孩子们与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挂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一起,再次共舞《红领巾》,既表现出在中国文联的工作推进中,全国各地新农村的孩子们在快乐起舞中心手相牵、接续共产主义事业的凝聚力,也彰显出文艺志愿者老师们在“美育工程”中的无私大爱与奉献精神。节目再次突出本次活动的宗旨:“小草和花朵在一起,山川和河流在一起,舞蹈和心灵在一起,你们和我们在一起。”在现场活跃的气氛和雷动的掌声中,展演缓缓落下帷幕。
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在讲话中对志愿者老师、舞蹈编导们和所有参与“美育工程”的人们的辛勤付出的感谢,他们的努力和不懈奋斗使得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孩子得到了美的滋养。冯双白主席指出,在近20年来,不仅中国舞剧艺术突飞猛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很多小节目也非常出彩。但是,我们仍然要重视“美育工程”,它对孩子们的影响深远,展演的方式让很多的农村孩子能够走出大山、走进北京,走向广阔的天地。孩子们来到更大的平台展现自己,对于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育工程十八载,以舞启智润心田。“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关注乡村少年儿童的舞蹈美育发展,致力于缩小城乡儿童素质教育差距,既彰显出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精神品质,也具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积极意义。本次汇报展演作为工程的一环,为乡村儿童搭建起交流平台,通过针对性的编排和组织舞蹈交流展演,让全国各地的农村少年怀揣舞蹈的梦想,从农村、从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走进首都,走进北京,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推动我国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舞蹈人的力量。(文/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