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区“社工+志愿+慈善” 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专业”
社会与公益
《社会与公益》杂志聚焦社会建设,助力公益慈善事业,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国际性于一体的综合型融媒体杂志。
2024-08-06 07:26
关注

2024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持续深化“社工+”战略,健全“社工+志愿+慈善”融合工作机制,把“居民所需”与“党员所长”“志愿所向”“慈善帮扶”紧密结合起来,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多元主体,打造社会工作“协同共进治理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

打造融合平台,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

突出党组织在“五社联动”中引领作用,统筹“五社”资源,汇聚社工组织多元参与社会治理,搭建社工站政社平台,开展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在社工站建设方面,以党建引领社工开展各类社会救助服务为核心,通过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党组织共建共治,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从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服务引领、作风引领,聚焦困难群体帮扶,推进多元主体合作共同服务社区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有效提升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街道以社区为平台,突出社工专业性和服务精准性两个重点,链接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社会慈善力量三大资源,打造困难群体救助、儿童关怀、老年人帮扶等N个品牌项目。其中万盛社区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自治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救在你身边”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宁夏第六届志愿服务大赛铜奖;东胜社区“湖小青巡护净湖”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大武口二类志愿服务项目、石嘴山市志愿服务银奖、入选自治区“微志愿服务项目”;长庆社区“役路有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仁和社区“暖心陪伴”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大武口区志愿服务铜奖;阳光社区“爱心托管班”荣获自治区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在品牌项目影响下,逐步形成社会服务示范和带动效应。

挖掘融合项目,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能力

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新模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运行效能。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为联动主体的社工人才服务模式,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培训,不断吸引壮大社工队伍,对有从事社会工作职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优秀志愿者,鼓励其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升服务居民专业化水平。目前,朝阳街道共培育持证社工23名,其中助理社工师20名,社工师3名。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社工专题培训,从社工项目管理、社工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加强街道社区社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

完善“三项清单”制定,提升服务效果。社区与共建单位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与慈善资源签订服务协议,形成“资源清单”;发挥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联户优势,收集居民信息和诉求,形成“需求清单”;发挥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专业优势,设计特色活动和品牌项目,形成可视化“服务清单”。发挥“双报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推动部门资源、执法力量、社会组织等精准下沉至网格,利用街道567名微网格员,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近年来为辖区居民、辖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0余个,凝聚社区治理合力,守护居民“小幸福”。

健全“社工+志愿+慈善” 体系。2024年5月,街道引导辖区爱心企业建立街道(社区)慈善基金,以救助受疫因病因灾等困难群体、奖励见义勇为等社会正能量行为、支援社区建设等方式扩大关爱范围、承担社会责任。并制定《大武口区朝阳街道社区微基金管理办法》,推动社区微基金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街道累计接收各类捐赠资金45265元。同时开展志愿者养成计划,根据志愿者专长和特点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推动慈善资源、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发展。截至目前,组建志愿服务队58支,招募志愿者9070名,开展接地气、有温度、得民心的志愿服务200余场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动员企业、居民、驻地单位等志愿者300余人协助街道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链接爱心企业等慈善力量捐款捐物,为社区工作者送去关心支持。

优化融合服务,关心关爱老弱病残幼五类群体

朝阳街道社工站以辖区“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一弱”五类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精细化服务,提升特殊群体幸福感和社会认同感。

银龄伴护。创新“党建+五养”养老服务新模式,高标准建立了日间照料、全日照护的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党群站”“会客厅”“托老所”和“便民点”,设置康复治疗室、日间照料室、多功能室、棋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可为需要日间照料的老人提供临时性、短期性照料,为老人家庭提供“喘息式”服务,实现15分钟为老服务圈。同时开展“情暖银发”老年人互助、“爱心储蓄银行”“爱心理发队”等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的老人750人次。

儿童关爱。以“阳光守护 暖心在线”为宗旨,从困难儿童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出发,链接志愿者,社会力量,开展“爱心托管班”“吴惠珍家风工作室”“阳光助力团队”“青少年模拟法庭”“小糖豆兴趣乐园”等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建立“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机制,对留守、流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摸底排查,根据儿童的情况和需求,分类精准服务,通过爱心帮扶、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特别是让辖区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在社区找到爱的归属感。受益的青少年儿童达970人次。

爱心扶弱街道心系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按照“资源整合、务实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则,联合社区实地走访、精心选址,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有效开辟“微阵地”,灵活采取新建、改造、单位共建等方式设置了6个服务站点,让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

扶残助残以扶残助残工作为目标,以深化居民自助、倡导邻里互助、推动社会协助、依托政府公助等“四助”方式,提升残疾人帮扶质效。街道、社区通过凝聚各方资源,联合共驻共建单位、辖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慈善组织,在重要节日为辖区938名残疾人进行走访关怀慰问,在日常工作中帮助残疾人积极享受无障碍改造、扶残助学、创业补贴等帮扶政策,构建完善服务体系。以“朝阳街道残疾人康复站”“阳光家园”“青鸟颐养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打造康复理疗、医疗保健、上门服务、心理关爱、扶残助残等暖心服务,让辖区残疾人幸福感和归属感持续提升。

助困解困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困难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婚姻家庭出现障碍人员等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士,通过走访入户了解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条件、身体状况,宣传社会救助相关政策,为需要救助的对象提供救助申请服务,实现助人自助的理念,全天候服务不打烊,让居民感受到阳光惠民、“救”在身边,让困难人群社会救助更加精准、更加及时、更有温度。

来源: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