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大禹之子”青年实践团赴祁阳开展社会实践,走访市水利局、大村甸水厂、石喝灌区并进行交流座谈,深入了解祁阳城乡供水一化工程与当地居民饮水用水安全现状。同时,实践团通过水知识宣讲和河道清洁志愿活动,切实践行“守护好一江碧水”理念。
走访调研,把握城乡供水现状
在水利局座谈会上,农村饮水事务中心主任张雄介绍了祁阳水情的基本情况,以及自2016年来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概况与取得的成效。实践团了解到,祁阳通过独特的融资模式,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高质量提升“两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63%。
在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大村甸水厂,水厂相关负责人刘韬带领实践团进入水处理设施库房,观摩水质净化全过程。此外,实践团还在水厂工作室体验了智慧水务在水厂运行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智慧化、科技化保障水厂源源不断为城乡居民输送优质自来水。据了解,水厂自2019年通水以来,解决了29万群众的用水问题,实践团成员们深切体会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对于保证居民饮水用水的重大意义。
考察灌区,护航农村饮水安全
在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潘市水厂的施工现场,项目技术科科长李双卫向实践团介绍水厂建设的前期工作与总体规划。水厂建成后将会为羊角塘镇、潘市镇、梅溪镇三个供水较为困难的地区供水。实践团成员们学习到,潘市水厂的建设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完美平衡,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双龙村,成员们与村镇领导、居民就双龙村供水难题进行深入交流。成员们了解到,政府采取从地下溶洞运水、外地调配的方式为居民供水,极大地缓解了居民无水可用的困境。据悉,潘市水厂建成后,双龙村供水难的问题将会被彻底解决,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水利工作者们为民生默默“耕作”,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与担当。
在石洞源水库,石喝灌区管理所书记邹晓东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库区的概况。石洞源水库作为石喝灌区的心脏,灌溉面积覆盖1.74万亩良田,也是下游潘市镇、梅溪镇近5万人的饮用水源。实践团成员就水环境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关键问题与灌区管理所工作人员交流讨论。成员们深入思考,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为灌区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社区,践行环保理念
在湘江祁阳沿江路河段,实践团与祁阳河小青志愿团队一同行动,组织中小学生以及当地居民共30人,共赴净滩之约。大家分工合作,干劲十足,不久便让河岸重现清丽。当天共清理各类垃圾50余桶,并转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实践团成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理念,展现青春担当,共同守护一江碧水。
在祁阳市沿湖路白竹湖广场,实践团开展“节水护水”主题宣讲,团队成员们利用图文并茂的宣讲幻灯片,科普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并围绕祁阳水资源现状、节水护水以及用水安全三个方面向祁阳居民宣传水知识,传递了珍惜水资源的理念,提升了当地居民节水护水的意识。
互动环节,实践团采用“海报宣传+有奖竞答”的形式,向居民面对面介绍水知识,通过互动小游戏、水知识问答等方式,引导居民了解水知识,认识节水护水、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哥哥姐姐们教会了我许多之前不知道的水知识,等会我回家就试试新学到的一水多用。”一名小朋友开心地说道。
实践团负责人肖雁城表示:“我们将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以基层水利部门的前辈们为榜样,用智慧和汗水,构筑起水利安全的坚固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水利为民’的初心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李永睿 尹永康 刘雯娜 周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