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春领航——广西农职大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上思发布
讲好上思故事,传播上思好声音。
2024-08-09 13:23
关注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生亲身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蓬勃发展之势,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23日-29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学子组建“探寻千年古道再塑繁华,助力水运新生铸梦西”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钦州市多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深入走访探寻钦州中马产业园区发展,先后到钦州浦北县天香柑普茶厂、钦南区钦密九号果园基地、钦州中马产业园区加工基地及钦州市白石水镇良江村等地参观调研。此行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园区与红色足迹中,用心感受,用眼观察,用笔记录,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近距离感受到钦州“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发展态势。同时更加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深耕沃土 共绘振兴蓝图

“哇,大家快看,那就是钦州浦北的特色之一小青柑吗”实践团成员谢羽彤招了招手。这一站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浦北县天香柑普茶厂,刚下车香气扑面而来,实践团成员们寻着香味往前走,看到了大片正在晾晒的小青柑。在公司负责人陈国添的悉心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小青柑中的挥发油脂与普洱茶的香气相遇,能产生一种神奇的中和效果,柑果的清新香气与普洱茶的醇香在这一刻完美融合。“这真是大自然的魔法!”实践团成员陈昀晶惊叹道,眼中闪烁着对小青柑茶奇妙搭配的赞叹。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尝试挖果肉、晾晒等制作小青柑茶的工序,在躬身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手工艺背后的来之不易!

负责人正在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小青柑茶的制作过程

实践团成员们体验挖果肉这一重要工序

第二站实践团成员们踏入钦密九号果园。负责人带着大家走进了一片试验田,这里种植的是采用最新科技培育的百香果品种。学子们亲手采摘百香果,品尝之下,实践团成员沈佳颖激动得说道:“这是我吃过最甜的百香果,真的是香甜如密!在参观学习中,负责人介绍道,百香果“垂帘+平棚”管理模式是根据平棚和垂帘的种植模式相结合,各取其优势,有遮雨和遮阳的效果,产量稳定。可控制枝条的生长方向,结果枝下拉,果品优。负责人也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解钦密九号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借助“电商”销售渠道,将广西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的故事。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钦密九号果园基地大合照

科技引领 共建创新发展

走进中马产业园的展示中心,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入驻企业介绍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进展。在这里,学子们不仅看到了钦州产业园区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对外开放领域的发展前景,亲身感受了钦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互动问答环节,面对“如何在钦州的发展浪潮中找准个人定位?”、“你认为钦州未来最具潜力的产业是什么?”等热点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讲解员也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们重点讲述钦州产业园区发展前景

接着来到了燕窝加工基地内,每一道燕窝加工工序都显得那么精细而严谨。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作业。讲解员介绍道:“该基地依托中马“两国双园”平台,是全国首个进口毛燕指定口岸及燕窝跨境产业链的核心,展示了其在燕窝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燕窝加工的高标准流程和质量保障体系,刘佩瑶老师也表示赞同,并对我们发出期许“作为食品大类专业的学子,在专业课上的学习,也更应该注重对质量保障检测等方面的培养。”师生们从中不仅认识了从毛燕进口到成品燕窝的精加工流程,还了解到基地在质量监管、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学院与企业间的联系,也为未来学生实习就业及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燕窝精加工流程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中草药培育基地内,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珍稀中草药。智能温室大棚内采用了先进的温控系统和光照调节技术,为中草药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学子们见到了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草药幼苗;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到了中草药种植产业基地的整体布局与实际操作工序。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道:课本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更加拓宽了自己的眼界,收获满满的知识!

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解组织培养技术

实践团参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合影留念

交流采访 共谋乡村发展

“良江村的风雨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了真正的践行,街道两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创造了旅游经济效益。这让我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团成员陈昀晶颇有感触。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良江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林子琦热情接待,并向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介绍了良江村的产业种植、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团队师生们进一步了解到良江村“农文旅学”这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领略了新农村“产业绿色化、村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特色。

林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良江村“农文旅学”的相关内容

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良江村依托本村独有的特色产业、红色文化和交通区位优势,成功推动创建了首个钦州市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首个钦州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积极创新“农文旅学”融合发展项目,努力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同时,良江村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产品,如番石榴,浦北妃子笑荔枝,黑黄皮等,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在良江风雨桥实践团成员们与林书记交流学习

最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了刘永福故居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古老建筑前。成员们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缓缓前行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在故居内他们看到了刘永福将军的生平事迹展览以及他使用过的武器和装备;实践团成员们还听取了讲解员生动详细地讲解将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这些红色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刘永福的英雄故事

展望未来 共赴时代华章

近年来,广西农职大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校方领导不仅紧密跟踪活动进展,还亲自前往慰问了积极参与其中的学生们。该校的青年学子们深入基层前沿,通过实践活动磨砺品德,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以专业能力赋能乡村振兴,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食品药品工程学院将不断创新实践模式,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每一次“三下乡”都能成为青年学子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们鼓励广大学子走出校园,走进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不仅要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和力量,更要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满怀期待地看到,青年一代将如朝阳般璀璨,他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实践团的同学们已整装待发,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通讯员:陈昀晶

图片来源: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