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经管学子在社会实践中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咸宁新闻
每日为您推送本地最新、最热的新闻资讯
2024-08-17 17:15
关注

(通讯员 徐子轩 严允焓/文 王璐佳/图)2024年7月,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荆楚青年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湖北、河北、山东、河南、浙江等5个省(市)12个地区,围绕“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开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主题宣讲等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这是我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4年暑期,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实践主题,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36支,参与学生达1500余人,入选团中央“三下乡”专项计划4项和省级专项1项。

强化思想引领 厚植家国情怀

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学院入选团中央西柏坡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项目的“理响荆楚”志愿理论宣讲团在荆州、鄂州、周口、秦皇岛等地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讲述初心使命”宣讲实践活动,通过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让党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荆楚青年边疆行”研学实践队来到祖国北疆,切身感受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亮丽内蒙古,并在二连浩特口岸、乌兰察布博物馆等地开展民族团结系列宣讲活动。“星火燎原”践队走进江西省博物馆,探寻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在八一广场传承红色精神。学院各实践队伍先后奔赴50余处红色旧址体悟红色文化,感知新时代祖国发展,争当青年宣讲员,展现新时代青年奋发有为风采。

走进基层一线 触摸时代脉搏

经管学子走进城乡基层一线,聚村头、走田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入选“财经报国青年力行”国家级专项的“荆楚青年财经报国行”实践团队深入河南省周口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深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开展惠农惠民政策调研,通过田野调查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的路径。林龙飞教授指导的“青年下乡”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内蒙古、山东、湖北、河南等多个省份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深入了解了不同地区乡村的发展现状、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入选“千万工程”国家级专项的“荆楚青年乡村振兴行”实践团队围绕“千万工程”的伟大实践前往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开展调研学习,结合实地情况为四岭村打造了特色文创及衍生纪念品,并拍摄了相关思政视频。

投身政务实习 厚植为民情怀

建功在基层,实践出真知。自主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学生结合专业特长,走进基层单位协助开展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多项工作,在基层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厚植为民情怀。农经12201班汤嘉琪在十堰市张湾区农业农村局进行实践,在参与乡镇财务信息录入整理和乡镇企业调研走访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工作中去;人力12201班白颖茜来到了清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毕业大学生提供“1131”就业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12302班吴贤楠在海南省屯昌县教育综合服务中心参与实习,在处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审批工作中深刻理解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认识到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金融12302班吴家宇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汉东楼社区进行实践,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团结协作。

投身火热实践,绽放青春之花。长大经管学子从校园的“小课堂”走向了社会的“大课堂”,在“三下乡”和“返家乡”的实践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社会实践中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同学们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一线,能发挥专业所学为地方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奋斗方向和人生价值,这是我们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最大的初衷。”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平先锋说,“近年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