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纪念张采庵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云帆诗友会
有温度,有高度,有性情,有风骨
2024-08-25 11:29
关注

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广州及附近市县的一大批古诗文爱好者,先后追随先生学习诗词。或茗叙于茶楼,或交流于书信,一时蔚成风气。至八十年代初,先生更在家中设帐,专为年轻人授课。每周一个上午,闻讯前来聆听者有时多达十余人。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先生去世。数十年来众门人秉承先生教诲,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今值先生一百二十周年冥诞日,特作专辑以为纪念。

甲辰年七月廿二日门下弟子周燕婷谨识

张采庵先生

张采庵(1904——1991),名建白,号采庵,以号行,广东番禺紫坭人。毕业于广东大学中文系。工诗古文辞,曾与柳亚子等名流唱和,青年时期即有《待焚集》刊行,名重一时。1981年参与创建广州荔苑诗社,被推举为社长。199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其子张凯帆整理的《春树人家诗词抄》,2014年,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出版了由周燕婷等门人选编的《春树人家诗词选》。对于采老诗词的成就,世有定评。梁鉴江先生云:“春树人家,当代粤诗翘楚。少则蜚声省港,以《秋燕六章》为天下闻。其《江楼秋思》广为流播,次韵者众。采庵诗词、楹联、戏曲靡不克工;诗各体兼擅而律最著,风流蕴藉,声韵悠扬,变化多端而精于布局,人称‘采律’”。

张采庵先生七律十首

无题

抝折灵犀寸寸心,莫教人赋白头吟。

丝成寡女琴休爨,竹染湘妃泪最深。

若使千秋为怨蝶,何如一死化冤禽。

老天初意浑难识,云散云开自古今。

登山

销声养粹到岩阿,九点齐烟入啸歌。

天外风雷龙变化,人间哀乐酒消磨。

长松啼鸟争枝急,古庙残碑阅岁多。

独上高峰愁满眼,不堪遥望碎山河。

秋夜

络纬声中秋又深,袷衣危坐夜沉沉。

月华满地无人迹,槲叶三更有雨音。

为谢荒鸡惊远梦,便开长剑动高吟。

家山戎马艰难日,起视霜天思不禁。

除夕

灯火团圞照四邻,闭门深坐守吾真。

卖痴心事垂垂老,压岁腰缠绌绌贫。

黄卷独开教稚子,白头相隔念慈亲。

忍寒待得洪钧转,春到梅梢夜向晨。

重登青山

风景依稀忆旧经,可能无泪洒新亭。

又当寒日三竿赤,来踏残山一角青。

谢屐不曾迷往迹,韩碑终古立空冥。

绝高处是秋多处,长啸期谁为我听。

香港沦日取道广州返乡

城闭珠江古五羊,此来愁绝说还乡。

争知鸿雁饥民国,犹在乾坤大战场。

春草难为兵后绿,梅花寒勒劫馀香。

王师何日编龙武,也有书生一剑长。

以事滞留,先送妻儿还玄园

换稿舆图已可惊,番腔倭鼓又春城。

一天苦雨无晴意,几阵新雷有怒声。

落魄丰姿人不识,断魂亭堠路难行。

可堪劫后归来燕,破垒辛勤独累卿。

宝凤

真珠无价是耶非,盼待黄衫愿竟违。

杨柳依依怀既往,桃花灼灼送于归。

裁将明月空为佩,输与春风自入帏。

说有香缘原托影,由他燕子自西飞。

榕树

不作寻常杨柳姿,粗柯大叶自雄奇。

蔽城百亩非材用,寿世孤怀只药知。

飓母飞扬筋力在,春王疏阔露华迟。

披衣又向天南绿,也教王孙有所思。

六榕寺外得句

闭关真与世相违,一塔空留博士碑。

上界香云馀晚照,诸天花雨又春时。

人方大悟魔难着,我尚无灵佛可知。

料得榕阴新绿满,绕墙痴立听黄鹂。

门下众弟子缅怀之作

梁二白

采师百二生辰祭

不忘凝佇门前雪,师在城西春树家。

问道未辞风带雨,挥毫犹望笔生花。

沙河多丽春光媚,兰圃生香骚客茶。

惆怅情浓秋淡薄,更谁诗我已天涯。

缅怀采师

问道同龄剩几多,前尘追忆慨如何。

未忘诗我孤灯对,堪叹流云一霎过。

梦里常怀师诲诱,醒来已觉月蹉跎。

难将心愿酬恩遇,愧展遗篇颂雅歌。

永遇乐·新夏有怀

红褪蜂悲,叶肥蝉穏,风物如许。春树人家,禅隅陋巷,曾是读骚处。先生诗我,尖新疏俊,不落香奩家数。念高风,矜持古道,几人能此齐楚。

光阴过客,盟鸥难再,怕听陽关西去。漫倚危栏,江楼安在,惆怅无人语。暮云飘渺,尘缘索漠,剩有蝉鳴蛙鼓。豈能忘,纹犀一寸,柳丝万缕。

周克光

仁威庙祭师

一湖莲蕊蕴丝长,岁岁仁威共上香。

此心不忘传承事,合播诗声越海疆。

萝岗赏梅

岂怯寒森花事缄,奇香远溢雪初簪。

文山若水添风骨,争不年年上玉岩。

忆与燕婷师姐随六哥祭祀师墓

紫坭桥下意何伤,三善岗头默上香。

江自天来天际去,怀师情共此波长。

周燕婷

生查子·先师百二周年冥诞祭

岭树出云端,叶茂成阴久。零露润根芽,皓月明操守。

俯案诵遗篇,隔牖瞻南斗。无计探灵霄,遥奉盈樽酒。

鹧鸪天·先师遗稿编成志感

一卷编成百感来,草蛩檐雀漫相猜。美人香草多深意,秀水明山展素怀。

风露定,月帘开,一丝惆怅付琴台。春堂树老根犹在,多少新枝正作胎。

风入松

甲午端阳前夕佛山诗友招饮梁园忆三十年前曾随采师游赏往事回眸恍如昨日

共谁携酒认名园,高树正鸣蝉。临湖倚石流连久,任荷香、沁入心田。初月已明珠水,零愁莫近冰弦。

剪风双燕过庭前,梧影渐西圆。柳烟消尽丝千缕,续春芳、榴火新燃。待把一帘童梦,和云写上瑶笺。

朴斋

先师祖寿诞在即有寄

末席旁听识祖师,月当楼上几栖迟。

无心问道因生计,籴米求钱愧孔尼。

欲扣玄关人不在,知还倦翼恨披离。

然灯幸有珠汾客,再拜传人愿不移。

霍锐锦

江楼秋思 学步采老《江楼秋思》原韵(选二)

邀朋三顾上荷楼,天碧云浮几度秋。

昔日相逢呼酒酽,今时难遇惹人愁。

堤边似识林中鹭,浪上还招江浒鸥。

闻得渔樵闲议论,手持杯酒笑公侯。

眼前红日似飞轮,八十韶光近老身。

有梦邀春花易落,无心逐浪棹添尘。

金风萧瑟何愁菊,酥雨葳蕤又见春。

不羡群芳争俏丽,但余诗酒作闲人。

少年游·夜读采老《吟程秋旅》诗集

秋吟北旅,嵩山谒佛,随赋洛阳花。灞水寻秦,峨眉邀月,又品草堂茶。

诗如画,尖新妙句,留与世人夸。掩卷长思,徘徊幽院,不觉月西斜。

卢耀斌

夜读有感

十年春树下,有幸作门人。

采律明珠构,贤师风范循。

诗成共商略,鬓白更怀真。

夜读红梅曲,清襟扫俗尘。

注:采庵师祖曾作有《菩萨蛮 红梅四唱》。

菩萨蛮·次韵采庵师祖红梅四唱(选二)

欲往梅关探梅,因冰雪封路受阻。偶读宋画林和靖探梅图,感而记之。

梅妻安住神仙府,怜卿月下思前数。图画见清仪,相看各自知。

我心怀野驿,欲访孤山色。未得践前言,情伤负雪村。

赏明代杜堇《梅下横琴图》

远山日暮轻云掩,虬枝点绛梅妆艳。香袅茗茶瓶,徽弦待月明。

琴歌谁可记,却记放翁事。莫要怨霜风,寒梅挂玉虹。

李凤清

学采律有寄

百家诸子诗挑一,学佛学仙思采律。

涧月竹泉天性磨,山庐霜菊陶盆茁。

拈花扶醉鬓萧疏,引笔留痕书脱逸。

三径风来春树彤,扬芬清露瑶阶溢。

听蝉

序:读师公《闻蝉》启思

性洁缘沾佛,施凉噪暑清。

安恬因露足,善淡养吟声。

赏兰清吟

序:游兰圃悟于师公借云庄题联得韵

流澈香幽换髓方,楚琴月露静修长。

一瓯玉脑同风骨,恬淡泠然雅韵彰。

叶健敏

甲辰端午再拜读《春树人家诗词钞》

荷香萦翰藻,展卷墨痕鲜。

风骨涵胸次,慈容若眼前。

依依春树里,缅缅白云边。

喧沸龙争胜,耽吟自晏然。

甲午初冬参加紫坭张氏大宗祠重光庆典缅怀先师祖采庵公

紫水鳌山瑞气饶,张祠大典籍良宵。

绵绵瓜瓞源流古,旎旎江乡风雨调。

文圃可耕留故迹,诗声不落证今朝。

依稀三善岗头望,何处村南第五桥。

按:三善岗,位于紫坭,原有师祖采庵公墓,后因开发,政府征去是地。又:师祖《紫坭竹枝词十八首》句“家住村南第五桥”

渡江云·荔湖感旧,怀缅师祖采庵公及荔苑诗社诸位前辈

柳烟风一笛,吹香红藕,蓊勃老榕阴。曩时仙馆地,曲曲桥栏,濎滢水如琴。斜阳影里,认骈肩、容与青襟。印两行、逍遥屐迹,谈笑过园林。

愁侵。熏风几度,旧雨何方,剩苔痕寒沁。莺昼长、离枝又熟,谁共行吟?泮溪新月昌华梦,绪茫茫、无觅余音。情漠漠、群声底处重寻。

按:海山仙馆故址在荔湖公园,亦是当日师祖与各位前辈时常雅聚处。

又:《群声集》乃师祖任广州荔苑诗社社长时,手刻之荔苑诗社社员作品期刊。

邱炎楷

怀念师祖采公

犹喜岭南春树发,枝繁叶茂十三楼。

诗心载道谆谆语,情结人家岁月悠。

又访采庵师祖故里

春树润沾新雨露,紫坭闾里有高风。

情牵家国诗怀寄,心事百年知寸衷。

采公赠字有怀

谁领风骚盛世逢,宗师一代岭南中。

诗言素志春常驻,字蕴真情意便融。

循道方能无憾事,谦和尚可有尊崇。

时温教诲精神在,一瓣心香慰采翁。

李成荣

风入松·先师祖寿诞有寄

仁威冉冉点心香,一揖志难忘。问榕几度秋风里,酹思多、情系莲塘。立雪师门问道,秉烛寻梦诗乡。

依稀南岸换新装,古韵仍留芳。泮溪常聚江楼客,颂秋思、更谱新章。春树枝繁叶茂,紫坭源远流长。

梁继红

禀师祖

春树门人意趣同,轻吟浅咏抒襟胸。

嗣承师祖冰霜操,家国情怀似酒浓。

缅怀师祖采庵诗翁

布衣一袭御嚣尘,风雨无摧百炼身。

窗下勤栽兰与蕙,心中长系国和民。

戴镣舞者云踪远,续火诗朋气味亲。

莫道鸿泥难再觅,吟坛犹自念斯人。

注:闻一多先生曾以戴着镣铐跳舞来比喻格律诗的创作。

癸卯秋祭

雁唳长空又几回,云踪渺渺忆诗魁。

性情亚赛篱边菊,风骨堪如岭上梅。

遥谒祖师生百感,谨酙浊酒酹三杯。

心香一瓣灵前奉,报说门人志未颓。

贡晓光

雪梅香·纪念张采庵师祖诞辰120周年

紫坭寂,沙湾驾鹤一诗人。忆禺山流月,当年五老扶轮。风雅南移北人颂,比兴归隐采词真。百年隙,放眼吟坛,铮骨嶙峋。

花痕,想春树,雁翅千枝,叶响同门。秀出青蓝,李桃雨露欢欣。不囿周吴妙风气,铸熔清宋每尖新。琅玕笔,尽付梅窗,兴复乾坤。

画堂春·读采庵师祖《火浣集》秋燕六章

香江劫火燕难归,宵笳胡马秋悲。六章喃语起惊雷,情动英媒。

衔石莫辞朝暮,倾危敢啄鸮魁。但求养羽海风吹,鸿鹄飞回。

鹧鸪天·夜读步采庵师祖韵

日暮时昏何自量,轻吟采律漫虚窗。诗心相得春风坐,韵意颇深岁月长。

风信远,款人凉,会从故纸觅沧桑。名园问道人无处,旧雨埋花泪两行。

李淑群

生查子·秋祭怀釆庵师祖

槛外翠依前,岁往如驰电。酹酒寄幽思,合十同怀缅。

唐宋雅风扬,后学诚相勉。喜见树欣荣。桃李枝头绚。

冬日海珠湖(用采庵师祖剪烛韵)

游湖赏韵且抛书,气爽神清意自如。

四季美人临镜槛,一泓渌浪接㬢舒。

野凫散漫嬉于水,罟网休闲乐在鱼。

鸟语苍丛思引笛,飞红数瓣似撩予。

注:落羽杉雅号四季美人。

题灞桥风雪图(依采庵师祖“灞桥柳″韵)

笔底凝寒柳翠销,银峦缟树蕴清寥。

漫天飞絮迷烟渚,一老乘驴过古桥。

莫是苦吟新句就,悬知浅酌故人招。

神来水墨珍稀卷,占尽风骚协雅韶。

高丽涛

游宝墨园见壁上先师祖旧作感怀

绕亭夹岸柳丝长,画阁玲珑透墨香。

等是清吟来胜地,记曾故里结诗肠。

林泉似见匆匆影,薪火犹传熠熠光。

到此何须更题句,高风逸韵足珍藏。

读采庵师祖梅花词

捧卷真如幻,清词境界开。

偶吟千树雪,尽现八叉才。

林下常栖梦,池边莫染埃。

数枝寒瘦骨,犹自育灵胎。

鹧鸪天·夜读春树人家诗词选

岸柳亭风泊客船,丝凝残露水含烟。丛芦淡荡波心绿,斜月分明梦里圆。

红溅泪,碧扶栏。一春花事雨中看。摩云老树新枝发,抱得芳馨不问年。

汤月娇

野外遇梅步采庵师祖南楼韵

冲寒影动水中天,月下相逢岂偶然。

莫道荒郊人不识,玉池曾伴藐姑仙。

浣溪沙·以词代诗,敬和采庵师祖《江楼秋思》

转眼光阴事已悠,奈何明月映枝头,无穷秋思著江楼。

远树疏林风露冷,近丛掠影雁横秋,清泉一脉向心流。

林李红

怀念张釆庵师祖

秋祭仁威庙,愁思日月长。

门墙桃与李,岭海焕文章。

鹧鸪天·春郊访梅步师祖后尘也咏梅花诗

漫步芳郊傍小泉,满坡疏影浴云烟,懒敷脂粉仙姿淡,岭上浮香花正妍。

风淡淡,影翩翩,凌霜抗雪傲江天。东风又送春光入,惹我相思夜不眠。

鹧鸪天·惊见梅花暖日开(步采老再咏梅花诗)

相约花期又一年,萝峰探访小桥边。梢头玉蝶疑霜絮,坡上虬枝傍石泉。

承月露,沐云烟,邀来蜂子闹喧阗。寒英不独迷冰雪,阳暖单衣也盛妍。

梁少坚

步韵追和师祖采庵《江楼秋思》之一

端居聊赖倚高楼,扑面商风又入秋。

冷暖几番嗟往事,诗书有托遣闲愁。

且从艺苑寻师友,漫向渔矶羡鹭鸥。

自古存名惟饮者,何分黎庶与公侯。

步韵追和师祖采庵《江楼秋思》之三

安步从来可当车,云山揽胜路横斜。

自怜我老谁知己,堪羡公诗乃大家。

每向经书明礼义,闲寻文酒惜年华。

灰霾散尽晴光暖,岭表遍开春树花。

陆志明

春树门人纪念张采庵祖师一百二十周年诞辰

登堂久仰祖师名,细读华章采律声。

一瓣心香虔祭奠,三杯酒滿动思情。

时怀峻节松筠托,独遣高风桃李赓。

难得殷勤栽玉树,花花叶叶已繁荣。

颜健仪

拜读师祖采庵公诗集

夜阑灯下读诗书,入目琼珠己忘时。

风骨峥峥雄笔厉,梅魂凛凛傲霜姿。

祖师遗训心常记,后学克勤情不移。

律韵禺山声玉震,欣荣春树发新枝。

次韵师祖采庵公《江楼秋思》之七

拂面芦风吹半醒,微澜桂蕊送芳馨。

情怀客梦酬江月,匠化诗心有性灵。

倒印闲舟寒水玉,横飞独鹤曙天星。

浮云世事无羁绊,援笔成章意未停。

黄深泉

思忆 次韵师祖采庵公《江楼秋思》之二

露浣薇香透绮棂,邻鸡催曙放天青。

每思故里心难伏,漫忆童年绪未宁。

兄弟常分一碗粥,餐枱少有几回腥。

如今各踏云涯路,点点情思系鹡鸰。

闲咏 次韵师祖采庵公《顾影》

啼红怨绿实堪怜,胡不消遥作散仙。

遣兴但求诗有意,抒怀何必月常圆。

簟摊高枕北窗下,杖伫轻吟堤柳边。

篱菊秋餐皆所羡,谁人能效抚无弦。

就学 次韵师祖采庵《江楼秋思》之八

投鞭携箧踏归轮,夕照霜髯磊落身。

玩石烹茶观水月,挥毫泼墨涤心尘。

千寻大树添新绿,一朵寒花得遇春。

樗木自知难作栋,愿为立雪作门人。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