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好开发劳动课程资源
扎实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
自2024年暑期以来
郑州财经学院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持续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
进行劳动实践
9月8日,郑州财经学院分批组织学生赴2个河南省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促进劳动教育实现知行合一。
前期,学校联合实践基地制定详细的劳动实践活动方案和讲义,结合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合理安排劳动时长和强度,精心设计“农耕农事活动体验、田园农产品采摘、手工艺品制作及传统地方美食制作”等多样化活动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劳动、感受劳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劳有所获、劳有所感。
当日上午
我校带队老师和工作人员
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有序出发
分批前往位于荥阳和中牟的
河南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亲身体验农活
“用双手采摘幸福的果实”
围绕“中国农耕文化和农事活动体验”主题,学校学子先后参观了瓜果种植区、有机蔬菜温室及冷棚、玉米花生农田基地,认真聆听指导老师关于农作物种子选取、生长环境、病虫害预防、收割技巧等方面的讲解。并在老师指导下,分组有序开展采摘瓜果、拔花生、收玉米等一系列农田活动。
智能工程学院学生张同同在亲身劳作的过程中,发出感叹:“劳动并不是那么轻松的。种苗、除草、浇水、施肥等耕种的一系列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心去做,才能种植出绿色、健康的农作物。”
通过体验农事活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使其感受到劳动者的不易,同时增长了相关的农业种植知识和技能。
编竹筐学扎染
“感受传统技艺浸润心田”
在“手工艺品制作”环节,学生学习了手工竹筐编织和扎染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编织材料的种类及特性、扎染的流程与原理,结合指导老师的技巧讲解,亲自动手操作,设计并完成个人作品。
智能工程学院23级智造本1班韩海涛同学说到:“快节奏时代,我们使用的物品都是机器制作好的,很少会做手工制品,这次手工制作教育,让我对手机之外的事情产生兴趣,不再执着于当低头族。回到学校后,我将在学习知识上,付出更多耐心与时间,稳扎稳打,走好大学每一步。”
手工编织及扎染手工活动的开展,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耐心、认真的品格及创新思维。
学做传统美食
“探究食材的碰撞与交融”
在“传统地方美食制作”活动中,学生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在厨师的讲解下,了解了烩面、胡辣汤等美食文化背景,并初步掌握了食材准备与搭配、制作方法和技巧。大家分工合作,秩序井然地完成了烩面、胡辣汤的美食制作。
会计学院王欣雨同学讲到,在厨艺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会了简单的烹饪技巧,感受到了烹饪的乐趣。通过团队合作,她们做出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她深刻体会了“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会时刻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争做懂节俭、惜粮食的新时代大学生。
河南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当地传统美食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的家乡美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传统美德。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将课堂从校园教室搬到了田间地头,让学生变身“农夫”“手工艺人”“厨师”等角色,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同时,将劳动教育植入学生心田,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新活力。
郑州财经学院学子在实践中“听变化、探真知、长本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乡村巨变,用耳朵倾听群众心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进一步培养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五育并举”为抓手,构建实践育人大课堂,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
(编辑:梅瑞祥;审核:时高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