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3600元竟换来69元的东西,狸猫换太子?二手交易平台有低价陷阱!
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系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国家检察官学院主办的司法实务与经典案例并重的国家级法律类优秀期刊、检察系统知名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扩展期刊。创刊20余年, 其以实务性和指导性赢得了全国检察干警、专家学者、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法律工作者的喜爱和信赖。
2024-09-18 11:31
关注

品牌的平板电脑、限量发售的篮球鞋、高端的自行车骑行码表……按照卖家要求通过第三方平台转账付款后,收到的却是货不对板的廉价商品。2024年8月27日,溧阳市人民检察院以郭浩(化名)涉嫌诈骗罪向溧阳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9月2日,溧阳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郭浩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多岁的郭浩大专毕业,无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2024年5月的一天,他在网上看到别人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的运动装备远低于官网售价,吸引了不少人的浏览。他不禁怀疑:“这么便宜,能是真的吗?”因为他自己曾从事过电商行业,知道可能是部分卖家故意标低商品价格,将买家引导至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聊天交易,实际发出的其实是货不对板的廉价商品,有的买家也不会退换商品,就此蒙混过关,从中捞钱。想到这种方式来钱快、操作又便捷,郭浩也动起了歪心思。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他借了朋友的银行卡用于转账交易。

6月5日,姜明(化名)想要购买一个骑自行车用的高端品牌码表,便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发现了郭浩发布的商品售卖信息。原价4680元的自行车码表便宜了1000多元,仅需3600元,如此大的优惠让姜明心动不已,他立即询问卖家,但对方却久久不上线。原来,为了引导买家进行私下交易,郭浩在平台设置了自动回复,“我现在有事不在,喜欢可以在某社交平台加好友,备注型号,很多热门款式会不定时更新。”不得已,姜明就在该社交平台上搜索对方账号添加好友,添加成功后,双方商定好3600元价格,郭浩就发给姜明一个银行账号,让他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付款,并承诺当天发货。按照要求转账后,姜明发现当天并未发货,经过催促,第三天他收到了快递单号。隔天中午,姜明拿到了快递包裹,但拆开包裹后他发现货不对板,根本不是他想要的那款骑行码表。充满疑惑的他立刻联系郭浩,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复,这让他不由得开始焦虑起来。望着手中的快递盒,姜明想到了快递单号,经过搜索,他成功找到了发货方的信息。然而令他诧异的是,电话打通后,对方竟说自己是某网购平台的商家,这个码表的价格是69元,3600元购买的高端品牌码表竟换来69元的杂牌商品,姜明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立即向溧阳市公安机关报案。

无独有偶,遭遇诈骗的受害者不止姜明一个。6月6日,郭浩将12.8元的拖鞋寄给购买千元篮球鞋的买家;6月8日,郭浩将39.42元的蓝牙耳机寄给支付2180元购买平板电脑的买家……为了逃避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他都是引导买家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交易,同时自行购买价值极低的其他物品寄送到被害人的收货地址,货物显示签收后他便不再回复对方信息。短短一周,郭浩通过上述方法实施诈骗5次,骗取现金共计人民币11274元。

2024年6月14日,溧阳市公安机关依法以郭浩涉嫌诈骗罪立案侦查,找到了为郭浩提供银行卡的朋友。郭浩见事情败露,立即联系姜明退还了钱款,并到派出所主动投案:“我一时鬼迷心窍做了错事,真的非常后悔!”2024年8月19日,溧阳市公安局将该案移送溧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2024年8月27日,溧阳市人民检察院以郭浩涉嫌诈骗罪向溧阳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9月2日,溧阳市人民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群众:网购有风险,莫贪小便宜。网络购物时请选择官方平台交易,了解商家真实信息,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如遇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

通讯员:耿祯 陈云

编辑:王济荣

审核:郑红 吴平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