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上好“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吉报教育
吉林日报教育新媒体官方账号
2024-09-20 09:37
关注

为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大力弘扬“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吉林师范大学党委抓住新学期开学的关键节点,研究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用共同的精神谱系、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落地校园。

学校切实发挥阵地作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主题展览,组织“红石榴”宣讲员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生动讲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系统回顾党的民族工作辉煌成就,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吉林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广大师生通过参观,自觉笃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增强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学校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使广大师生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举办“同心启航、筑梦吉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演出,将民族团结、爱国奋斗、文化传承等主题等有机结合,展示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展现了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画面。各民族学子交流交往交融的“石榴花”在舞台中央盛放,他们用青春的节拍表达了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祝福与希冀,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乐章。

学校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政策和历史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宣讲团,举办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10余场,累计受众近2万人次。宣讲团老师结合时事热点、历史事件,融入生动案例,采用讲座、研讨、互动体验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吉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把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为长期重大的战略性任务,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有形、有感、有效举措增强广大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子们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