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城市边缘,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工地成了城市发展的前沿阵地。然而,在这片勃勃生机的土地上,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近期,辖区某项目工地建筑钢材频频被盗,这让警方和工地管理人员头疼不已。
是工人?还是盗贼?身份真假难辨
时间回到2024年6月的一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工地上,工人们陆陆续续的进入施工现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敬业。
然而,在这看似普通而伟大的工人群体中,却混入了一个不速之客木某(化名),他皮肤黝黑,肌肉结实,白天他和其他的工人一起辛勤劳作,为城市的发展挥洒汗水。但当夜幕降临时,他却露出了真实面目,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工地施工区域内,巡视着值钱的建筑材料,寻找着作案契机。
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疯狂作案敛财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别有用心的木某很快便与工地视频岗保安马某(化名)、工人艾某(化名)和依某(化名)“称兄道弟”。
犯罪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照片
“你看工地上那么多钢材随意堆放,我们如果拿出去卖了,那我们不就发财了吗?”一次外出吃饭时,木某向三人表露出想偷取建筑钢材外出售卖的想法,没想到的是,该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臭味相投的四人开始“围炉煮酒”,商讨盗窃方案和销赃计划。
7月9日凌晨1时许,在工友们纷纷入睡后,木某一行四人眼看机会来了,便立即按照既定计划,由保安马某将工地监控设备暂时关闭,其余三人则对施工区域内钢筋、钢管等建材类钢材进行盗窃。次日下午,四人将所盗物品分批次售卖至辖区废品收购站,非法获利2000余元。
犯罪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照片
数日后,四人眼看他们的违法行为未被项目工地管理员发现,尝到甜头后的他们逐渐放开手脚,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盗窃该项目工地建筑钢材15次,非法获利3万余元。
多管齐下,紧追不舍,黑夜迎来黎明
2024年9月初,图木舒克垦区(城区)公安局旗杆桥派出所办案民警在对一起工地建材被盗警情进行研判分析时发现,辖区内竟多次出现“蚂蚁搬家”式的盗窃案,且案发现场均未遗留线索。
为尽快挽回企业经济损失,派出所办案民警立即联合刑事侦查大队针对此类案件成立专班展开深入调查,并组织警力对项目工地出入车辆进行随机抽查,对各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建筑钢材进行排查。
然而,在大家近一周多的连续排查工作中,案件并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办案民警获取的疑似线索也都被查否。就在大家为案件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而发愁时,案件迎来了转机。
犯罪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照片
9月19日,办案民警再次对辖区各废品收购站进行排查,着重对收购登记本进行核查,经大量分析汇总发现,多个废品收购站自2024年7月开始,在不同时间段分别收购到钢筋、钢管等建筑钢材,木某、马某、艾某和依某四人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各大废品收购站的登记本上。经查,四人同为该项目工地工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获取此线索后,办案民警顾不上多日的疲惫,立即前往项目工地将正在呼呼大睡的四人一举擒获。
案件告破,迷雾揭开,主犯曾“蚂蚁搬家”29起
9月19日晚,木某等四人被依法押解到派出所,面对办案民警的讯问,木某等四人对非法盗窃项目工地建筑钢材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在得知四人以工人身份为掩护,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在工地非法盗窃建筑钢材15次,然后随机前往废品收购站售卖的违法犯罪经过后,办案民警直呼“太鸡贼了!”
然而,案件的告破并没有让办案民警松懈下来,因为此类有计划有目的的犯罪,并不是一个初次犯罪的人所能实施的,随即组织警力对该案主犯木某进行突击讯问。
经讯问得知,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木某曾在辖区某已竣工工地工作,并以工人身份为伪装,非法盗窃工地建筑钢材29次,非法获利1.5万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木某、马某、艾某和依某四人已被图市公安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
为切实维护工地周边安全稳定治安环境,有效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图市公安提示:
1. 工地晚上应安排专人24小时轮流巡逻,做到全方位覆盖;
2. 各建筑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人安全防范教育;
3. 若工地长期停工,建议将贵重物品妥善保管或运离,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4. 在工地周围、物料存放地、宿舍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
5. 发现盗窃行为或财物丢失请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