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陆家嘴论坛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再次合体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释放一系列积极信号,带动A股、港股、中概股“涨声”一片,沪指持续走高,并于9月25日突破2900点,截至今日(9月26日)午间收盘,仍稳在2914.74点,人民币兑美元亦应声走高。值得关注的是,信号释放之后,其对应政策落地速度也极快。
9月24日上午,吴清宣布将出台“并购六条”,当日晚间,证监会即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引得市场热议。“并购六条”将为企业与市场带来哪些机遇?市场是否将因此迎来“大并购时代”?对于创投机构、券商等企业、机构,将迎来何种利好?从浙商企业家视角来看,他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运用“并购六条”?《浙商》杂志记者第一时间对话专家学者、浙商企业。
“并购六条”亮点何在?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大事,通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是资本市场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在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亟需发挥好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作用,助力产业整合和提质增效。”吴清说。
“并购六条”主要包括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下大力气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以及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等。其中,前两条尤为引人注目。
“并购六条”第一条即明确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包括支持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增强“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支持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等。
无论是为跨行业并购开“绿灯”,还是支持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都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不过,有接近监管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从严监管一直针对的是盲目跨界的情况,对合理的跨界并购,政策上一直是有空间的,而且跨界并购也确实有现实需求。目前上市公司中传统行业占比依然较高,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他们也有合理的转型需求。从监管角度,给予这类企业发展空间,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跨行业的吸并和重组,支持资源向新质领域聚集。
第二条“加大产业整合支持力度”,也特别提出,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上下游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支持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加大资源整合,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支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开展多层面合作,助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等。
中国经济需要一次“并购浪潮” 当条条款款落地,市场是否将因此迎来“大并购时代”?
历史地看,美国的资本市场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分别是19世纪末以横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一次并购浪潮、20世纪20年代以纵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二次并购浪潮、20世纪50年代以混合并购为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融资并购为特点的第四次并购浪潮,以及20世纪90年以来的全球跨国并购浪潮。浙江大学教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韩洪灵谈到,这些并购浪潮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孕育出了影响人类生活的伟大公司。
“在一定意义上,大国的崛起需要几次大规模并购浪潮的推动。”韩洪灵表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客观上需要一次并购浪潮的产生,以推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但是否会迎来‘大并购时代’,取决于我们是否坚持‘以市场力量为主导’,只有市场作为基本力量的并购才可能形成浪潮。如果以国有企业作为主要的主并方,进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无法形成‘浪潮’。”
普华集团董事长曹国熊也表示,“并购六条”必将带来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并掀开崭新一页,“但说迎来了大时代或许还为时过早,因为并购交易流程复杂,周期漫长,涉及产业本身,是个系统工程,也需要此次未提及的重组上市等相关政策支持,摆在眼前困难不少。”
浙商要勇于“发起并购”、乐于“被并购” 韩洪灵谈到,从行业视角来说,产能过剩的行业将迎来横向并购重组机会,以此出清部分低质量产能;从上市公司视角来说,基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并购机会,对于财务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是重大机遇,可通过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从传统行业企业视角来说,通过并购重组将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国际定价权,进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总的来说,‘并购六条’将为企业与市场带来诸多机遇。不过,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估计较难展开大规模的欧美科技企业并购。”
他还特别提醒,过去,浙商以及国内更多企业、企业主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即对“控制权”相对狭隘的理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老板’,哪怕企业规模很小,也希望掌握绝对控制权。所以上市公司数量很大,但千亿、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却很少。”韩洪灵表示,我们一定要站在全球视角理解竞争格局,勇于“发起并购”、乐于“被并购”,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成为“巨头”。
曹国熊对这一观点很认可,他表示:“浙江的上市公司中传统行业占比不低,也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从监管角度,给予发展空间,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跨行业的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可以双主业运行。这很有必要。”
值得关注的是,“并购六条”之于创投机构、券商等企业、机构的利好或更直接,韩洪灵谈到,在一个成熟的有效资本市场中,每年约有10%的上市公司退市,而在退市的公司中约三分之二是主动退市,主动退市中又有约一半是因为被并购所致,“近期中国资本市场的系列监管政策改革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创投、券商等机构而言,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方向。”
曹国熊也坦言,未盈利和盈利不达要求的那些战略新兴企业,目前IPO路径不畅,“并购六条”相当于指明一条新路径,让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起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此外,《意见》中所提到的:顺应产业发展规律,适当提高对并购重组形成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提高支付灵活性和审核效率,包括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试点配套募集资金储架发行制度等,都是利好。”曹国熊说。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记者 李艳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