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又上新!一周尝遍各地美食
浙江大学
分享求是园的精彩,感受浙大人的活力!
2024-09-27 17:34
关注

“我喜欢吃沙茶酱,吃过一次后还想再吃。”“吃到了新奇的口味,锅包肉和菠萝鸡我都非常喜欢!”“我吃了一周,终于吃齐了,宫保鸡丁和锅包肉我吃了好多次。”

……

这几天,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食堂异常热闹。中午11点刚过,就有不少下课早的同学来窗口排队,到了就餐高峰期,队伍绕了好几个圈。

原来这是今年5月份“食在浙大”高校美食交流活动中最受师生喜爱的菜品开始在浙大食堂供应了!厦门大学的沙茶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锅包肉、华南理工大学的蜜汁叉烧和酸甜菠萝鸡、四川大学的宫保鸡丁……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的“新面孔”,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

同学拍摄的菜品图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学生梁英就是这次活动的“忠实粉丝”。活动第一天中午得知菜品安排后,她下午就到了指定窗口前。“晚饭还没开饭,我就已经来排队了,没想到我还不算早的,窗口前方已经有很多人了,”梁英说,当时还下了暴雨,可同学们的兴致一点不减,“这些美食平常在食堂难得一见,大家都想尝一尝味道。”

博士生陈颖妍就是看到了朋友们的“食堂打卡”,忍不住想亲自体验一下。“排队的人确实非常多,到了中午12点用餐高峰期的时候,队伍直接排到了食堂门口!”本科在厦大就读的陈颖妍,对“厦大沙茶面”非常期待。她吃完后评价,味道和厦大的十分接近,“五星好评”!

浙大食堂供应的沙茶面

同学的朋友圈评论截图

浙大食堂在高校美食交流活动后,力图用浙大厨师的手艺将地方菜品“留下来”。今年5月的“食在浙大”高校美食交流活动中,六大高校美食进入浙大校园,得到师生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活动期间食堂收到了大量调查问卷,师生们对喜爱的高校美食进行投票,结合投票情况与食堂生产实际,通过菜品研究、厨师集中培训,浙大食堂于9月20日起将高校推荐美食top10加入食堂“常驻菜单”,在各校区同步供应。

这些新增的美食,来自全国各地各个省份,有广东的叉烧、属于川菜的夫妻肺片、东北的锅包肉等等,食堂在选择菜品的时候,兼顾了东西南北的口味,让同学们尽量能吃到更多样化的地方美食。

5月份活动时窗口前的长队

为了让同学们吃到更正宗的地方美食,浙大食堂颇费了一番功夫。

浙江大学食堂菜系主要以浙江口味特色为主,而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常年离家在校,难免想念家乡的那一口美食。在第一次高校美食交流活动开展的时候,浙大食堂的厨师们积极“拜师学艺”:“我们饮食中心专门安排了一支厨师队伍,全程陪同其他高校厨师,一起制作,近距离观摩学习。”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技术总监金种平介绍。

根据统计,紫金港东区食堂供应的厦门沙茶面,在9月20日,也就是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就供应了1000多份,3日份的沙茶面调料一天就消耗。食堂迅速补货,活动开始几天后,沙茶面窗口的出餐速度已经快了许多。金平说:“我们也会继续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对产品的口味等进行微调。”

和5月份短短几天的美食交流活动不同,这次的菜品供应会长期进行,十样菜品轮换供应,同学们可以随意选择。文学院的戴同学来自杭州本地,她兴奋地说:“能够在一周内吃到这么多新品,感觉食堂也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一周吃遍各地美食,真羡慕浙大师生有这样的口福!

部分菜品一览

(文: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人民号学生记者 欧阳婧 图片由受访者及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提供)

责编:吴雅兰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