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和学校的经验与做法68丨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让评价成为亲近学生的教育
课程教材研究所
课程教材研究所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简称教材所,是国家级高水平课程教材专业研究平台。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4-10-10 14:10
关注

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我们一起来看地方和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与做法——


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教学评价牵引行动,要求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立足学生本位,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健康、尚礼、悦读、创新、善学、笃行、博艺七个维度,层级式、阶梯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丰富创新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努力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价改革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一、问题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校将育人蓝图转化为自觉的改革行动,引导校长、教师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学校教育评价应该走向何处?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在学校落地,需要深入探讨三个问题: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如何对接?核心素养如何在学校教学实践中落地实施?核心素养导向在校本评价中如何渗透?通过思考与实践,我们找到三条途径: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与多元过程评价相结合。

二、“七色花”评价体系的构建

核心素养的达成,有赖于评价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七里河小学以“让评价成为亲近学生的教育”为目标定位,基于学校办学传统和学生发展特征,聚焦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维度,强调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个人修养,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实践创新,构建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评价体系。“七色花”评价体系的构建,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维度为指向,明确了文化基础是人的基础素养,自主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社会参与涉及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使命。以核心素养的六个维度为核心,形成了“七色花”评价的七个方面,即:健康、尚礼、悦读、创新、善学、笃行、博艺,并且制定了由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用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观察评估,形成了适应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逐渐将“评价”升华为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

三、“七色花”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层级评价——以积淀夯实基础

整个评价分为三个层级:“班级七色花金钥匙”“年级七色花”和“校级七色花”。

初级阶段是“班级七色花金钥匙”奖励。学生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出色,就会获得一把“金钥匙”,集够7把“金钥匙”后,就可以留在班级的“七色花”光荣榜中。等学生攒够49枚不同的“金钥匙”,也就是攒够7枚班级的“七色花”以后,就可以在周一的升级仪式上获得一朵纯色的“年级七色花”。最后,学生攒够了7朵不同颜色的“年级七色花”之后,就可以获得一朵“水晶七色花”——这就是七里河小学的最高的荣誉,学生可以作为留念品永久珍藏。

(二)真实有趣——以创新提高实效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感知性评价的教育效果更为明显。“七色花”评价体系为了让“金钥匙”“七色花”等评价工具真实可感,开发了一系列评价工具,从最早的“班级七色花”“年级七色花”“校级七色花”,到班级“七色花”钥匙链、班主任收纳盒,后来又开发出了“七色花”奖状、“七色花”蓝牙音箱等。学生在积极收集“七色花”过程中,逐步走向全面发展。

(三)线上助力——以平台激励成长

为了优化评价渠道,学校借助网络平台建构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了学校教育全过程、全学科覆盖。“七色花”线上平台的构建聚焦于以下18个着力点,让评价真实可感,成为“亲近学生的教育”。

第一个着力点:两个“抓手”,游戏呈现。评价聚焦学校和家庭两个抓手,借助“七色花”线上平台,以收集花瓣游戏为呈现方式,学生在游戏化的“花园”场景内,通过收集七色花瓣,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逐步走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第二个着力点:评价设计,数据呈现。“七色花”评价设计涵盖全学科,用多维度的具体数据呈现具体的花瓣特征,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

第三个着力点:多方参与,美化“花园”。让家长也参与评价过程,在不改变评价数据的真实可感基础上,邀请家长参与“花园”的装饰。

第四个着力点:家校评价,交互呈现。家长评价孩子,老师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老师评价学生,家长也能够及时查看情况。在平台上,还可以通过发送信息来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第五个着力点:多元评价,班级小组PK。每个班及学科都可以自由创建班级小组,组内、组间都可以自由PK。

第六个着力点:师生互动,审核把关。学生如果在校外参加了一些学习活动或者是比赛,可以自己在“七色花”平台进行申报,老师进行审核、加分。

第七个着力点:家校互动,引领家庭教育。借助家长评价要点,引领家长在家庭学习生活中关注学生七个方面成长,并进行反馈,家校互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第八个着力点:学生参与,提升内驱力。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将“他律”变成“自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发现和自主评价,不断提升内驱力。

第九个着力点:游戏场景,生动呈现。在“花园”里老师还可以及时给予奖励或者是惩罚,呈现一种生动有趣的评价方式。如在花园内放置毛毛虫,通过消耗积分来购买杀虫剂,以此校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第十个着力点:数据雷达图展示,素养发展可视化。“七色花”平台上可直接导出学生发展雷达数据图,便于老师直观判断学生素养发展是否均衡。有些学生可能在某一个方面的素养比较薄弱,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提升这个方面。

第十一个着力点:收集分析数据,监测素养发展。“七色花”平台具备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功能,可以对学生素养发展进行监测,并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均衡发展的路径,便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

第十二个着力点:期末总结评价,自动生成报告。学生的成绩、老师的评价,包括雷达图等信息,都可以呈现在一张素质报告单上,便于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

第十三个着力点:创建社团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均可在平台上创建社团班级,便于社团老师对学生参与社团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第十四个着力点:塑造身边的榜样,打造“朋友圈”。在平台上,学生有自己的“朋友圈”,也可以查看同学的“花园”。且“花园”里只见“七色花”,不见分数,以保护孩子们的隐私。

第十五个着力点: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可以看到学生的素养是不是均衡发展,也可以看到学生学期学习及各方面的综合表现,看到老师的寄语和期待,以及“花园”里的收获。

第十六个着力点:O2O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开展线上评价的同时,照常进行线下评价。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线下的评价可能更直观,而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线上评价更为便捷。

第十七个着力点:开辟网上家长培训学校。请家长参与评价的同时提升了家长的教育能力。

第十八个着力点: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对热心协助学校教育及教师工作的家长有特别的奖励。如果家长经常参与班级活动,学生的“花园”里就会有一些特别的奖励,如熊猫、金丝猴等装饰。既是对家长的支持予以肯定,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四、“七色花”评价的实施成效

(一)聚焦“双减”,提高质量

为了达到“减负不减质”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是关键。学校要求教师革新传统教学方式,以生为本、激活课堂,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七色花”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一种愿学、善学、乐学的状态,成为课堂评价的有效载体。

(二)活动引领,全面覆盖

丰富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艺术节、学生讲堂、社团活动、校园足球联赛等。在“金钥匙”评价激励下,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进步阶梯,更加快乐向上地学习、生活、成长,收获了学校生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重视过程,提升效果

目标是一种激励,设置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行动动机。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设定可望而可及的目标,使学生时时处于奋发、积极的状态,一次次实现小目标,从而步步逼近大目标。促进学生不断提高主观能动性,树立自信,从而实现各类品质的提升,找到自我发展的途径。

(四)关注个体,促进发展

随着“七色花”评价体系运行,大部分学生各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仍然有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改进不够明显。此时,将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放缓“金钥匙”奖励力度,让他们更加奋进,同时大力挖掘中等生闪光点,带动学困生,从而激发全班学生渴望进步的心理,缩小“两极分化”。

(五)关注全体,多元评价

“七色花”评价实施过程中,不仅关注个体成长,还积极发挥集体教育作用。关注团体,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奖励个体的同时,还开展小组间评比,从而鼓励学生同伴互助,相观而善,以强带弱,从而实现全体共同进步。

(作者: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