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泉州75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安居产业健康发展 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东南早报
《东南早报》是泉州晚报社出版的、闽南地区主流市民生活报。
2024-10-11 09:24
关注

■融媒体记者 林福龙 通讯员 黄银杏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泉州房地产业随着改革开放孕育而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一条蓬勃发展之路,人民群众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泉州着力完善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体系,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精心培育 产业市场完成蜕变

福利分房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泉州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各级政府和单位统一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建好后分配居住,房地产的市场属性尚未激活。

萌芽成长阶段(1979—1997年):1978年,中国开启住房体制改革序幕。1984年,泉州成立了第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福建省泉州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当时泉州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都极少,城镇和农村仍以私人建房为主。199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5000万元,是1984年的5.4倍,年均增长32.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有效激活各类市场,泉州房地产市场迎来发展良机。199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15亿元,是1991年的30.8倍,年均增长61.9%,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9.4个百分点。

发展壮大阶段(1998—2012年):1998年,原本实行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逐渐被“住房商品化政策”所取代,泉州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2012年,全市房地产投资接近400亿元,是1998年的22.5倍,年均增长23.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是1998年的8倍,年均增长14.1%,供需两端良性循环。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遵循“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相关政策制度,住房长效机制逐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3—202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8.1%,房地产市场步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有序调控 产业规模稳健发展

泉州房地产开发业伴随着城市建设逐步发展。2023年年末,全市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698家,比1990年增加684家,年均增加约21家。202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是1990年的1428.7倍。1995—2023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超1.7亿平方米,年均增长13.1%。

随着泉州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商品房施工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5897.55万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251倍;各类房屋竣工面积929.75万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80.1倍。2023年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9.15平方米,比1992年增加42.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80.89平方米,比1984年增加68.89平方米。

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拉动泉州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房地产业增加值615.16亿元,占GDP比重5.1%,比1993年提高2.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1.3%,比1993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