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桥同治”:构建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基本情况
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近年来,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立足老旧小区流动人口多、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社区治理较为复杂的客观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切口”,在巩固有效管用的传统治理方式的基础上,开展社区基层治理新探索,将“桥”文化贯穿于社区建设的始终,提出“六桥同治”工程,推行“六个一”工作法,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关系、社群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推行“党建一面旗”,搭建统揽全局“主心桥”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邢家桥社区始终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以党建为引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1.固本培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按照“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原则,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构架,构建起“123+N”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1”是指以社区党组织为一个核心,“2”是指构建社区、楼幢二级网格,“3”是指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幢党小组”为三级引领;“N”是指通过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党员、居民群众、辖区单位、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等N个力量形成“一张网”,形成全方位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2.凝心聚力。积极探索宣传宣讲方式,社区创新提出小院大讲堂,围绕主题教育、整治政策,邀请专家、党员、先进典型等开展宣传宣讲活动30余次,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话”阐释“大道理”,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感染“身边人”,将课堂从“室内”搬到了“室外”,实现了“面向党员”向“面向群众”的转变,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添“生气”、聚“人气”。
3.尊重民意。坚持群众工作路线,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先后组织召开党员会、居民会、院坝会70余次,接待群众500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000余条,让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如,在安置房外立面整治工程中,为了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采取488户“一户一策”,将整个工程细化为488个定制化装修工程,从确定方案、材料选取到施工过程、项目增量,全程实行民主决策,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二)推行“治理一盘棋”,架起汇聚民心“连心桥”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邢家桥社区把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和着眼点。
1.议事有平台。社区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网格为单位、以“小院议事堂”为平台,建立“四色四事”工作法,主动邀请居民议事,逐步形成“五事式”议事协商机制。通过活动说事,让居民“愿”参与;分类理事,让居民“能”参与;合力办事,让居民“常”参与;公开评事,让居民“齐”参与;民主议事,让居民“善”参与,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营造起“人人参与自治,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氛围。
2.参与有岗位。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积极整合资源,组建13支志愿服务队伍,从工程义务监督、矛盾纠纷调解、邻里互助、居民自治等多方面构建起志愿服务网络。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培育“家桥同行·睦邻共治”居民自治组织,以专业社工的专业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积极打造服务群众的“贴心家园”。
3.学习有榜样。社区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在安置房整治工程中,动员部分居民将其住房作为样板间率先整治,整治后房屋窗明几净墙白厕洁,让居民看到了整治效果,打消了心中疑虑。同时,充分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年过7旬的老党员黄淑萍,带领志愿队员们监督工程质量、化解矛盾纠纷、协助维护施工秩序,为工程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推行“防护一张网”,筑牢保驾护航“安心桥”
社区注重在为民办实事中不断提炼总结经验,强化社区功能,让党员群众受教育,居民得实惠,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负重前行敢担当,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社区统筹“应急防控”与“日常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准确研判疫情形势,不断调整工作重心。把疫情防控知识、最新疫情动态等信息融入日常宣传工作中,提升居民自我防控意识,共筑全民疫苗屏障。
2.网格聚能添合力,织牢综合治理“防控网”。深化“一长四员四组织”的党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房屋居住情况登记台帐,动态掌握人口的情况;建立居民微信群,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每月开展辖区场所安全检查,加强商户安全责任意识;针对市场周边存在欺骗、迷信等治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促进安全秩序持续好转。
3.建章立制显成效,织细矛盾纠纷“防范网”。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线上平台、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开展指尖上的普法;定期送法进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宣传、讲座等,弘扬法治精神,实现社区普法与群众学法需求的“同频共振”。依托“和姐驿站”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利用由较强专业知识、较高调解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法律顾问、人大代表等组成“人民调解队伍”和社区“婆婆调解队”,集专业力量、本土力量有效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物业矛盾纠纷等,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四)推行“环境一幅画”,打造宜居宜业“舒心桥”
社区聚焦双向发力,在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内外兼修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完成488户91个门面室内功能修复、房屋主体改造和外环境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了厨厕漏水、电线老化、墙面脱灰等问题,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极大改善。
2.“三保”物业破解混合型社区管理难题。对16栋农转非安置房采取保姆式物业服务,聘请专职保洁队伍,既做清洁,又负责安全和维修。对48栋“单元楼”采取保底式物业服务,在推行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兜底清掏化粪池,清理杂物,巡查巡护安全等。对9个29栋低档物业小区采取保持式物业服务,确保物业企业能够持续开展服务。逐步规范了社区管理,有效化解小院自主停车收费、小区规范停车等管理问题。
3.“三抓”铲除老旧小区环境卫生顽疾。日常管理中发挥“门前三包”和保洁人员日常清扫保洁的作用,重点整治卫生死角、三不管地带,开展清脏治乱、背街小巷整治等活动;打造老旧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区。
(五)推行“为民一条线”,构建更有温度“暖心桥”
邢家桥社区坚持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
1.全力实施“助民”行动,建设弱势群众的“暖心家园”。结合“真情走访·真心帮助”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建立邻里互帮机制,发动党员、共建单位帮扶身边困难家庭、照料孤寡老人。
2.全力实施“便民”行动,建设服务群众的“贴心家园”。推行综合服务岗、错时办公、延时办公、代办服务,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满足居民在正常“八小时工作时间”外的服务需求。
3.全力实施“悦民”行动,建设愉悦群众“幸福家园”。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各类传统节日活动。推动“校社合作”,与“冯军拉丁舞学校”联合开办“拉丁舞课堂”“社区合唱班”等公益课堂,搭建起单位、社区、居民互联互动平台,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六)推行智慧“一体化”,开启智慧赋能“省心桥”
两江新区智能产业发展迅猛,正加快打造智慧之城。邢家桥社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把智慧元素注入进去,让社区更智慧,让“智慧”飞入寻常百姓家。
1.深化大数据智能化运用。实施社区综治中心项目建设,实行数据信息采集、重点人员管理、事件闭环处置板块应用,实现“一屏统揽”“一网统办”;新增近500个智能停车位,新建智慧社区公园4000平方米。
2.推进智能服务。推进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帮助社区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的养老服务。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厢房建设,打造智能环保生活。顺应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做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加快雪亮工程实战应用,将雪亮工程视频监控接入综治信息系统,实现社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智能化。
3.建立网上议事会。建立“社区党建网+社区微博+社区微信+社区QQ群+热线电话”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形成在线呼叫同一平台、发现问题同一时间、解决问题同一现场的在线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实现了服务居民群众“零盲点”“不断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及时协调各方解决问题。
三、成效启示
邢家桥社区坚持居民自治,以“六桥同治”工程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党员引领、群众参与,同治共享,极大改善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成为探索破解城市化难题,推进城市更新,焕发老旧社区活力的生动实践。
(一)必须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邢家桥社区始终坚持群众工作路线,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邀请群众参与议事、参与管理,以“一户一策”的办法,满足群众的个性化诉求。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真情换来民心,解开了群众的思想疙瘩,最终达成了百分之百的整治支持率。
(二)必须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邢家桥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网格党建,深化党员的“四亮四得”,让党员在整治工作中身份亮起来、责任担起来、模范树起来,让每个党员成为一面战斗的旗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
(三)必须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基层治理能不能取得好成效,关键就在于要共建共治共享。邢家桥社区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将社区工作、居民自治活动向前延伸、向深拓展,有序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公共事务中进行自我管理,积极营造“民事民提、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居民在社区治理方面的参与度,让社区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总监制:李小标
监制:杨卫方
审核:颜学静
编辑/制作:张德莹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