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采会”打开围墙聚焦需求 倪明倪夏宇父子撑开相声一片天
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创刊于1999年9月1日,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32-0114。
2024-10-18 19:52
关注

秋风送爽,硕果满枝,“文采荟聚 艺美江南”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以下称“文采会”),10月18日上午在上海江南古镇朱家角开幕。“文采会”打开围墙聚焦需求,文旅商体展融合,以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更精准地对接,实现公共文化供给高质量服务。江苏公益曲艺团队“倪夏班”领军者倪明、倪夏宇合作的相声《欢声笑语》亮相开幕演出,“笑”果不俗,诸多订单随“声”而至。

“文采会”开幕式

本次“文采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文化馆协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活动在国家公共文化云、东方网、文化上海云、上海数字文化馆、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同步直播。以“云探展、云推荐、云展演”的方式,突出“数字化、特色化、互动性、惠民性”,让采购主体、供应主体和广大市民体验“一站式”云盛会。

“文采会”开幕交流现场

已经连续多年在上海舞台频频亮相的江苏相声团队“倪夏班”,再次来到上海跻身“文采会”。倪明、倪夏宇父子俩组成搭档,参加主会场展演,他俩火爆脆快、幽默风趣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次次掌声。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对“倪夏班”长期坚持公益演出、为民服务给予充分肯定。

“倪夏班”艺术总监耿伟华(右)在“文采会”展台

演出现场,倪明、倪夏宇父子还给热情的观众赠送了书籍《相声之花——夏文兰》和“倪夏班”文创产品。演出之前,“倪夏班”的少班主倪夏宇和搭档刘亚伟还走进直播间,接受主办单位的采访,引起网友浓厚兴趣。

江苏公益曲艺团队“倪夏班”,又称南京群星相声艺术团,由国内首档男女相声表演者倪明、夏文兰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彼时,倪明、夏文兰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为师,以坚持服务基层,为观众送欢笑为己任,足迹遍布江苏、走向全国,被誉为江苏曲艺的“乌兰牧骑”。

倪明、倪夏宇表演相声《欢声笑语》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倪夏班”薪火相传,新生代成员积极参加公益曲艺演出和调研,成为“曲艺公共文化服务”“曲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近年来,“倪夏班”的新一代积极发扬公益曲艺精神,勇于接棒,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曲艺力量。

倪夏宇曾在军校从事文艺工作,回到地方后子承父母之业走上专业曲艺表演之路。他的母亲夏文兰因病英年早逝,这更激起他要成为优秀曲艺人的理想。今年盛夏,气温高于往年,身为团长的倪夏宇带着艺术团参加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玄武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4百场公益惠民演出,把欢笑送到市民家门口。

没有绚丽的布景,没有耀眼的灯光,演员们冒着酷暑表演,身上的大褂也湿透了。倪夏宇幽默说道:“我们就是夏日里的空调,焐热了自己,凉爽了别人,观众开心了,惠民演出的意义和目的也就达到了。”

倪明、倪夏宇表演相声《欢声笑语》

“倪夏班”的演出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相声、快板、小品等。团队成员不仅注重传统相声的传承和发展,还不断创新,创作出了许多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比如《唱响大运河》《中国好声音》《心中的歌》《初心如磐向未来》《光辉的道路》《礼行天下》等。他们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多次走进敬老院、孤儿院、社区等表演节目,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倪夏班”,新生代成员层出不穷,刘亚伟、张敏敏、殷志豪、解雨龙等令人刮目相看。他们是倪明、夏文兰的弟子,自然也就成了相声大家姜昆的第三代传人。

张敏敏来自古城淮安清江浦区文化馆,多年来主持了上千场的惠民演出,成了淮安综艺舞台上非常受欢迎的主持人。由于她的不断努力,先后获得了中国田汉研究会优秀表演奖、两度获得中国大运河“曲艺民星”荣誉称号、华东六省一市小品大赛银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首届群文女干部技能大赛金奖等若干奖项。

张敏敏、倪明搭档表演相声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颁奖晚会的现场,张敏敏见到了经常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欢笑的相声名家倪明。让她十分诧异的是,倪明的身份竟然是晚会的总导演,细节的讲究,节奏的把控,认真的态度,严苛的要求,让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张敏敏心生敬畏。在淮安市文化馆馆长王淮生的举荐下,她成了倪明、夏文兰的弟子,不仅顺利地进入了曲艺门,而且也成了她在群文战线上腾飞提升的新起点。

殷志豪是江苏盐城人,现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专业。他自幼热爱曲艺,倾心曲艺理论,2023年以来,陆续在《曲艺》期刊发表数篇理论文章,并多次在曲艺网等平台发表曲艺时评。2024年春节前,他跟随“倪夏班”赴上海参与公益曲艺演出。

“倪夏班”演出后留影

搭档解雨龙是陕西榆林人,现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她以师娘夏文兰为榜样,坚持将相声的幽默同“女性美”相结合。在学习、排练和演出中,坚定了传承发展男女相声的志向。

今年4月,殷志豪、解雨龙带着原创作品《说唱龙图腾》亮相第二届西安相声节,获得好评。两人参与的“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已在西北大学成功立项。

殷志豪、解雨龙表演相声

7月,倪明和自己的师兄周春晓率领“倪夏班”众弟子会师榆林演出。中国曲艺家协会原主席姜昆对团队寄予殷切希望,并亲自为团队题字“曲艺助力乡村振兴”。

回望“倪夏班”走过的路,倪夏宇、刘亚伟在“文采会”网上直播间与主持人、网友交流时,感慨良多。

倪夏宇、刘亚伟在“文采会”网上直播中

倪夏宇动情地说:“江苏‘倪夏班’是由我的父母倪明、夏文兰联袂打造的。他俩既是公共文化服务战线上的老兵,也是艺术舞台的最佳搭档,同时也是姜昆老师唯一的一对‘夫妻弟子’。父母在相声演出的路上,一直坚持公益之心,为基层老百姓送上欢笑,其中的劳累和辛苦,也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当我自己带队伍时,这种感受才越来越强烈。说实话,有些人天生就是为舞台而生的,我觉得我父母就属于这样的人。”

倪夏宇认为,在基层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老百姓不可能也没有机会花上几百上千元去听一场相声,这对他们来说太奢侈了。“倪夏班”恰好弥补了这个空间,把相声送到区、镇、村,这本身就是非常接地气的演出。

倪夏宇、刘亚伟即兴表演

访谈中,主持人介绍“倪夏班”是最早出现在上海公共服务配送平台,也是外省唯一一家曲艺团队的情况。对此,倪夏宇说,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可谓海纳百川、包容一切。但相声在上海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当年的电视主持人叶慧贤、电影表演艺术家陈述创作、表演的《配音与方言》轰动一时,是那些年全国最受欢迎的9档相声演员之一。最近几年东方卫视的几档喜剧类栏目应运而生,也为北方曲艺在上海生根开花做了很好的普及和铺垫。“倪夏班”来到上海恰逢其时。

“倪夏班”成果展示

刘亚伟在交流中说:“我敬佩师父倪明、师娘夏文兰的艺术和为人,所以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毕业之后拜在了他们的门下。当时有些人还不太理解,其实那时候师父师娘已经在致力于打造公益相声团队,不管他们当初在苏北地区工作,还是后来调到了省会南京,‘倪夏班’一直是群文战线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刘亚伟介绍说,受师父师娘的影响,我们这些徒弟已经领悟了“人民是演员的衣食父母,观众是演员的饮水之源”的深刻含义。

在“倪夏班”的演员中,有的人是医生,有的人是私企老板,他们根本不需要通过相声来养活自己,但他们又非常热爱相声,“倪夏班”恰好给他们搭建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平台,通过各种演出既满足了自己业余爱好,又给喜欢相声的老百姓带来了欢乐。

上海“文采会”的举办,让“倪夏班”又一次迎来了走向全国的契机。倪明坦言,“倪夏班”的特点就是坚持原创、坚持品质、坚持正能量。要做到这些很难很难,但他们具备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撰文/梁平 (“倪夏班”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