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德眉资巴基层卫生技能竞赛:情景模拟处处埋坑,“刁钻”设置考验服务配合
成都日报锦观健康
就医全指南,医疗好帮手
2024-10-21 21:38
关注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指导,成都市卫健委主办,成都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承办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顺利举办。这是市五医院继去年之后第二次承办该项赛事,与去年不同的是,本次竞赛除成都、德阳、资阳、眉山之外,又增加了巴中代表队,参赛队伍也由去年的26支增加到今年的31支。他们在全科、护理、公卫三个领域激烈角逐,经过初赛和决赛,最终,四川天府新区代表队、资阳市1队代表队获得团体竞赛一等奖。

“强基层”是我国新一轮医改突破口,而本次竞赛好似一面镜子,折射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民服务的真实能力。因而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本次技能竞赛不仅是一次对技能成果的大检阅,“体现了新时代我省基层卫生健康系统的精神面貌,促进了五市卫生健康服务的交流互动、共建共享。”

深入观察本次竞赛,我们会发现我省基层卫生正在发生着细微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基层卫生工作者及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刁钻”的考题:

愈加强调基层卫生团队的相互配合

在基层卫生技能竞赛开始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沈静作为本次竞赛的副裁判长,从竞赛命题、赛道设置、考核方案再到裁判培训、标准化病人培训等一系列的准备,都需要她带领团队来完成。“它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要反映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民众的真实水准,通过竞赛促进基层医务人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所以从各方面的设计都要接地气。”

竞赛分为理论和技能操作两个环节,每支参赛队伍由一名全科医生、一名护理和一名公卫人员构成一个家庭医生团队,除了需要各自参加理论考试及两项技能竞赛外,他们还需要相互配合来完成上门家医团队服务的情景模拟技能操作环节,裁判会针对每一个项目的操作手法、服务内涵、处理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判,精准考量队伍中各个队员的业务素质

如何体现3名参赛人员的配合?沈静说,那就需要在情景模拟中“埋坑”。

“看起来有些‘刁钻’,其实都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在常规工作中理应重视并掌握的技能。”沈静举例说,在情景模拟中,裁判组设定了老年共病的规范管理考核,模拟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房颤及脑梗等,除了身体“多病缠身”,还有因病而起的焦虑、疼痛及活动障碍等,“这是基层常见的患者情况。”

针对此,模拟的患者家庭里从装修、物品到食物都被“设坑”:卫生间无扶手、高门槛、人字拖易造成老人摔倒;随意搁置的暖水瓶易绊倒发生烫伤;豆腐乳高盐、坚果高油、咖啡易导致失眠,香烟更是患者不能碰的危害物品。这些模拟家庭的摆设,都需要入户的家庭医生团队相互配合,除了为病人查体问诊、记录并进行用药和康复指导外,还需要通过环境观察,把危害健康的每个细节都“抓”出来。

沈静说,环境设置和技能考察融合在一起,可以充分体现参赛团队的综合能力,“如今,家庭医生本就要求做到这么细,这样才能保障基层患者的健康安全。”

参赛者的得与失:

从忽略的细节中发现进阶的空间

18日中午,结束竞赛后的郫都区安德镇公立卫生院家庭医生梁娜娜和另外两名队友讨论着比赛的细节,“我们还是有些准备不足,如果我在系统性查体时更细致更充分一点,或许成绩会更好一些。”

梁娜娜说,9月份,为了这次竞赛,郫都区在全区进行了预选赛,有12支队伍参加,她这支队伍脱颖而出成为郫都区代表队。“对我们来说,这次竞赛所考察的项目都是我们平时所做的,并没有超纲,只不过把很多技能和场景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自我感觉表现得不那么完美。”

下午的成绩公布,梁娜娜获得个人单项“技能之星”奖和个人综合二等奖,他们参赛队也获得团体竞赛三等奖,即便如此,她还是有些遗憾,“回去后一定把不足补上,如果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得更好,我们的患者就能被保护得更好。”

青羊区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鄢琳是名公卫人员,在竞赛中她获得了个人综合三等奖。但在决赛环节,面对“患者”家庭的场景观察时,由于要填写的量表较多,且时间紧节奏强,让她忽略了茶几上对患者不利的食物和香烟,虽然队友看到并弥补了她的失误,但她仍感到自责,“如果是在现实中,我的失误可能会造成对患者疾病控制不力,这非常不应该。”她说,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加强的地方,“回去后我需要把这些细节一一整理出来,供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做得更好。”

即便获奖,也有很多需要总结、改进、提升的地方,这就是基层卫生技能竞赛所要达到的目的。本次竞赛裁判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教授廖晓阳全程观看了比赛,她评价说,今年参赛的基层卫生单位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及知识储备较去年有显著进步,竞赛过程更为激烈,选手理论知识更为扎实,实际操作更加精细、规范,“通过竞赛能够及时发现技术的不足和服务的瑕疵,有针对性地去改进和提高,将大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提升老百姓的就医满意度。”

参赛队的“扩容”:

为健康四川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在去年,基层卫生技能竞赛的参赛队伍来自成都、德阳、眉山、资阳,而今年又增加了巴中市。为什么巴中也加入进来?巴中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谭联忠说,相较于成都及其周边区域,巴中基层卫生在技术和理念上都相对落后,“去年我们就了解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承办的基层卫生技能竞赛,但那时已经来不及参赛了,所以今年就提前向省卫健委和成都市卫健委发出申请,希望能够参与进来,通过以赛促建的方式,让巴中的基层卫生得到提升。“

巴中市卫健委基层卫生科的唐天钰介绍说,为了参加今年的比赛,巴中市在5个区(县)中组织10支队伍进行了初赛,从中选出2支较为优秀的队伍前来参赛,有1支进入决赛,“我全程观看了两天的比赛,发现我们的队伍确实有很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这些都是实打实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真本事,所以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都带回去,努力提升巴中市的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在采访中,德阳、眉山、资阳卫健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作为与成都协同发展的区域,通过去年的参赛,让当地基层卫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都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卫处二级调研员黄武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充分肯定了本次比赛,他认为,本次基层卫生技能竞赛,不仅是对我省基层卫生工作者专业技能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对基层卫生工作的一次大推动。他指出,全省卫健工作一是要全面推进“一个紧密”,加快构建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二是要统筹开展“两大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三是要拓展延伸“三项服务”,优化基层便民惠民服务供给。“通过竞赛,许多优秀的基层卫生人才得到展示,也看到了我省基层卫生工作在技能提升、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宝贵经验和收获,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健康四川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赛事的承办者: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延伸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本次比赛共评选出个团体竞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个人单项奖6名,其中“理论之星”3名、“技能之星”3名、个人综合奖18名。

作为本次竞赛的承办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已经连续第二年举办基层卫生技能竞赛,而且将以前仅在成都本土举办的赛事扩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及巴中,意味着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或许有人会问:这一赛事为何由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来承办?

这不能不提到市五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深入帮扶历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体现医院公益性,该院就开始主动开展技术下沉,帮助成都西部片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技术和管理的提升。

市五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在成都,该院是最早开始进行医联体建设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截至目前医联体单位达到130家,通过专家下派、临床带教、人才培养、管理输出等,在让成都西部片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服务提升和强化的同时,双向转诊模式的成功搭建形成了更合理的就诊格局,老百姓的普通疾病实现就近治疗,疑难、危重疾病则转诊到上级医院。

正是因为市五医院拥有扎实的基层帮扶基础,当我省大力推行次中心建设时,该院又成为牵头次中心建设最多的三甲医院。大型三甲医疗机构通过医联体、次中心建设等形式,从技术指导、管理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关注,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将不断提升老百姓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这是我们大型三甲医院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市五医院负责人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宋建琴 记者 邓晓洪 供图 市五医院 审核 朱光泽 曹宇阳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