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晚,由山东省⽂化和旅游厅、中央音乐学院、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红梅花开——于红梅师生胡琴音乐会”在保利山东省会大剧院隆重举行。音乐会由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于红梅领衔,汇集海内外重大赛事屡获大奖的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师生、艺境室内乐团、圣风室内乐团,并携手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乐盛宴,集中展现了中国优秀民乐人才的顶尖实力,中国胡琴音乐创演的卓越风采,以及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蓬勃生机和万千气象!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第六届10.15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用音乐的语汇、民族的姿态、现代的表现形式,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献礼!
区别于以往惯常于以传统风格的经典二胡作品为主体组成的胡琴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的曲目设置颇具深意和新意,除返场曲目《光明行》外,精选当代兼具民族性、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当代二胡精品力作,紧扣时代脉搏,以或恢宏叙事或具象表达的方式奏响了新时代民乐的蓬勃生机,呈现出中国民乐的当代风貌和时代气韵。在表现形式上,齐奏、合奏、室内乐、合唱、协奏等呈现出多元化特色,搭建情感维度多样、审美层次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的音乐框架,连通传统与当代,汇聚民间特色、地域风格、红色经典、时代新作,不仅展现了胡琴文化延续千年的“包容性”文化特征,更是恰如其分地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与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恢弘。
区别于以往惯常于以传统风格的经典二胡作品为主体组成的胡琴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的曲目设置颇具深意和新意,除返场曲目《光明行》外,精选当代兼具民族性、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当代二胡精品力作,紧扣时代脉搏,以或恢宏叙事或具象表达的方式奏响了新时代民乐的蓬勃生机,呈现出中国民乐的当代风貌和时代气韵。在表现形式上,齐奏、合奏、室内乐、合唱、协奏等呈现出多元化特色,搭建情感维度多样、审美层次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的音乐框架,连通传统与当代,汇聚民间特色、地域风格、红色经典、时代新作,不仅展现了胡琴文化延续千年的“包容性”文化特征,更是恰如其分地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与表达,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恢弘。
作为一名二胡艺术家,于红梅对驾驭新作品有着驾轻就熟的能力和独到成熟的见解,《天香》《阿曼尼莎》《追梦京华-除夕》都是曾由其首演的经典现当代作品,于红梅为它们赋予了独特的诠释和别具一格的生命力,至今似乎仍是难以逾越的经典。在音乐会中,《天香》《阿曼尼莎》《墨梅》《第六二胡狂想曲》由闫国威、章海玥、高白三位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第一名的演奏家以及一批于红梅的优秀学生精彩诠释,在原丁的钢琴伴奏下,呈现出民族音乐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个学生创造舞台”。在着重演奏技巧的同时,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挖掘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质。“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从来都不是她的艺术追求;乾坤由我在,自有云霄万里高,才是她的傲然风骨。正如音乐会结束后,于红梅对她的学生们所说:
“我希望我的所有学生都将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前辈,超越时代,为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