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子共悟“禾下乘凉梦”,同品“良”“食”文化魅力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24-10-28 11:05
关注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中外学生前往湖南省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开展粮食安全宣传主题活动。来自越南、老挝、孟加拉国等7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代表和中国青年大学生代表30余人参与。
中外学子参观湖南省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
本次活动以“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主题,围绕博物馆参观、讲座分享、盖印刻字体验、主题作品制作四个环节开展。
中外学子通过参观展览和讲座分享,聆听了“禾下乘凉梦”的故事,深入了解了袁隆平等科学家在世界粮食生产领域的杰出贡献。通过对汉字“良”和“食”音、形、义的解读,大家一同感受了汉字与粮食文化关系的源远流长。
参观过程中,中国学生陈若蕾看到袁隆平院士为博物馆的题字——“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人类,弘扬汉字艺术泽被天下”,不禁感慨道:“中国粮食储备非常充足,人民不用再担心饿肚子,我为自己生在中国感到骄傲而幸福。”
中外学子刻制“食”、“禾”等与粮食相关的汉字印章
此外,中外学生还体验了刻汉字印章的过程,亲手刻制了“食”“禾”等与粮食相关的汉字,体验汉字文化魅力,并用篆刻作品绘制成一幅以“禾”为主题的宣纸画作品。“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为我们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也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魅力。原来每一个小小汉字的背后都有那么丰富的意义。”来华留学生郑秋香边展示自己刻制的印章边说道。
中外学子用篆刻作品绘制以“禾”为主题的宣纸画
此次活动系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国际青年文化沙龙”系列活动之一。据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旨在通过不同文化形式让中外学子深入了解先辈们在粮食生产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感悟中华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倡导中外学子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提升粮食安全意识,为推动全球粮食安全事业贡献力量。(唐宏敏 周圣格 陈宏宣)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