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习水县石门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3年,石门村凭借扎实的基层治理工作,又被列入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实现了从示范村到样板村的华丽蝶变。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村党支部团结带领群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强基固本破解治理难题
在发展的道路上,石门村也曾面临组织活力不足、服务能力待提高等挑战,一度制约着村庄的发展步伐。面对这些困难,村党支部书记滕利敬带领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坚持问题导向,以"不破不立"的决心推动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实际需求,村党支部组建了工作小组,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调研发现,村民最关心的是产业发展、村级管理和文化活动等具体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村党支部制定了《石门村党建工作提升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石门村党支部通过加强党建工作,不断改进村级治理。在产业发展上,党支部带头组建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指导村民种植特色农产品,帮助大家增加收入。同时,成立了村民议事会,让村民共同参与村里重要事项的商议决策。在文化活动方面,村里每月都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文艺演出、读书学习等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
基础建设提升助推产业发展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石门村的发展在2022年7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珠海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99万元专项帮扶资金投入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村党支部带领村"两委"班子,精心组织实施污水处理系统改造、人居环境整治、产业道路建设等民生工程。项目的落地,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通过党建引领,石门村正在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在发展产业方面,石门村探索出了"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把当地的红色遗址、避暑资源和农业特色结合起来,重点打造了一个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村里还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支持村民开办农家乐、果蔬采摘园,配套建设了蔬菜大棚和冷库等设施,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这些努力在2023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50多万元,带动了4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包括一些干不了重活的村民。此外,村里还把25.36万元分红发放给了脱贫户和需要帮扶的村民,既发展了经济,又照顾到了困难群众。
服务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党支部就像我们的靠山,带着我们发展产业挣钱,还时常组织大伙学习新政策。"村民老李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脸上满是笑容。这一句简单的话,真实反映了石门村党建引领发展的成效。如今的石门村,在党支部带领下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产业发展也有声有色,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说,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党支部的好领导。
经验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石门村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实际成效。村里不仅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采摘园等配套设施,还探索出"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这些经验对其他村子都很有启发:从摸清村民需求入手,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一步一步把村子建设得更好。展望未来,石门村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村民把产业做大做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富。(作者:黄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