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好山好水出好茶
安徽县融频道
做有态度的新闻。
2024-10-31 13:48
关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石霞村立足资源禀赋,上下一心大力发展白茶产业,找到了一条产业振兴乡村的独特赛道。石霞村位于太湖县小池镇西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近年来,石霞村依山靠山大力发展白茶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不足2万元,跃升到2024年的140万元,实现“六连涨”。石霞村也先后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穷则变,蹚出适合自己的“路径”

2017年前,石霞村为深度贫困村,环境差、基础弱、经济薄、在家劳动力闲。村两委面临脱贫致富的难题。在浙江安吉打工的一位何姓村民,引进两位浙商到村成功种植白茶。察觉到这个商机之后,2018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随后多次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将白茶产业作为石霞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来发展。

变则通,找准依靠自己的“赛道”

石霞村把产业当事业来干!2018年底由“村社一体”的合作社牵头建成670亩白茶基地。2019年新建茶叶加工厂、冷库等配套设施,村集体享有100%股权,但创业难守业更难。虽前期有上级补助资金扶持,但从发展成熟到丰产,在市场销售、日常管护、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困难重重,特别是资金缺口很大。为解决燃眉之急,村“两委”坚持把“公事当家事看”,顶着不被家人、朋友理解以及可能亏损的巨大压力,以个人名义担保190万元,帮助合作社顺利度过了基建、管护等资金短缺难关。

把茶园当家园建!现在的石霞村已经从一个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的“三无”贫困村,变成如今产业前景好、经济发展好、百姓生活好的“三好”明星村。

通则达,行稳壮大自己的“坦途”

只有形成了规模才有市场影响力。只要村民发展5亩以内、三年后成活率达到85%的白茶,村里补贴茶苗款、提供技术指导,并回收茶叶。仅此一项,村集体累计补贴8万余元。现全村已建成白茶基地2000亩,加工厂3座,年产干茶能力达25吨。

只有打响了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石霞村成功注册“纯太湖”商标,拥有白茶有机认证,在浙江安吉中国白茶城设立了销售门面,2021年3月成功举办首届“纯太湖”白茶文化节。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也是为了群众。仅流转土地村民获流转费360余万元,每年发放管护工资120万元、采茶季工资400余万元,带动全村400多人务工。

可以说,白茶的发展壮大,促使石霞村发展动力更强,村民腰包更鼓,乡村风貌更美,社会风气更和谐。

来源:太湖县融媒体中心 叶玲玲 罗本和

编辑:昂禹豪

审核:朱江辉 黄铮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