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福建莆田涵江区双福回族村里,记者看到,一间名为“欢喜稻田咖啡”的店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村党支部副书记郭志远表示,近年来,依靠年轻力量的创新经营,双福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福回族村有着900余年的历史,由汾阳郭子仪后代迁徙而成,文化底蕴深厚。全村566户居民中,90%为回族人,村名牌匾上“汾阳世第”的字样见证了其悠久的历史。
图为“欢喜稻田咖啡”店铺。周妍妍 摄
图为“汾阳世第”牌匾。周涵纯 摄
图为双福村美景。卓滢滢 摄
图为《山水间的家》取景地。卓滢滢 摄
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
双福村位于木兰溪下游,拥有丰富的田园、河湖、荔枝林等多样化生态资源,村民们因地制宜,发展多样产业,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其中,以荔枝种植尤为突出,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支柱。全村约500户居民种植荔枝,沿河种植约1500棵,目前有10棵树龄超过700年的古荔枝树。
图为双福村村民采摘荔枝。图源双福村村委会
图为双福村的古荔枝树。周妍妍 摄
“每一株古荔枝树都有一段故事,特别是鉴湖边的‘贡品荔’,树干粗壮,需3个成年人环抱。产量可达500斤。树冠面积约100平方米,盛夏时为村民们提供了庇荫的好去处。”郭志远介绍道。
双福村连续举办6届的“荔枝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品尝荔枝,让双福村的名声远播省内外。
数字化转型与新兴业态
双福村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推进,通过直播销售,荔枝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光是今年荔枝收益全村就达30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比增长了5%。
村党群服务中心管理员郭美莺表示:“莆田学院的大学生团队多次进行助农直播,为我们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福村作为省、市“乡村振兴试点村”,年轻人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盘活荔林资源和水乡风光,利用古建筑打造“隐舍茶院”“听风小筑”等受欢迎的空间。此外,咖啡店的开设,令双福村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胜地。
图为双福村“荔枝文化节”。 图源双福村村委会
图为双福村第三届“荔枝文化节”。图源双福村村委会
图为莆田学院大学生直播助农。图源莆田学院
2023年8月,央视大型文旅节目《山水间的家》莆田篇播出后,双福村迎来了新的旅游热潮,村民的实际收益随之提高。
“从数字化转型到文化节庆的成功举办,再到年轻力量的创新经营和纪录片带动的旅游热潮,双福村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村民、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郭志远自豪地说,“通过多方努力,双福村正朝着生态宜居、经济繁荣的方向迈进,为实现全面振兴铺就了新的道路。”
莆田侨乡时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周涵纯 周妍妍 卓滢滢
编辑:沈丽琼
编审: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