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从未出土过恐龙化石的江南城市,凭借“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创新精神,让一座恐龙馆裂变成园、城,走出了一条“资源创造型”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恐龙”对于常州而言,已不仅是远古生物,而是完成了从“形”到“神”的升华,深度影响到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近日,记者走进恐龙园,探寻“龙城”与“恐龙”这场双向奔赴背后的故事。
无中生有,“恐龙”养成记
鲜有城市能像常州一样,将乐园经济与情绪价值飙到极致。互联网上流传着关于常州的“热梗”:“家家户户养恐龙,每个人都骑着恐龙上班上学。”这一段子巧妙地从外乡人的视角揭示了两个重点——“恐龙”是常州特产,“骑恐龙”的常州人民生活是多么快乐。
未曾出土过一块恐龙化石的常州,却有着中国市场化最为成功与活跃的恐龙文化产业。
20多年前,全球掀起恐龙热潮,由原地矿部、常州市政府和中国地质博物馆三方合作打造的全新恐龙博物馆落户常州。
恐龙园建设初期照片
自1997年铲下第一锹土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一座从未出土过恐龙化石的江南城市建起恐龙博物馆,堪称“无中生有”的典范。彼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常州以工业著称,在旅游业上并不占优势,传统旅游资源的匮乏成为束缚常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恐龙博物馆的落地,成为推动常州文旅从传统“资源依赖型”向“市场创意型”转变的关键。
就文博展馆而言,当年中华恐龙馆刷新了大众和行业的认知,但作为撬动市场以期带动产业蝶变的旅游产品而言,单一的科普体验并不能满足大众对恐龙文化不断迸发的好奇心,单一的商业模式也不能支撑“恐龙”长得更大、走得更远。
2000年9月,中华恐龙园一期正式开放。通过不懈努力,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恐龙园集团”)推动了2003年第三届江苏园博园在恐龙园落地,自此,并蒂开花的“双园”走出了“科普+旅游”发展之路,并在“资源创造型”文旅融合发展这条新路上一路高歌。这是恐龙园集团锐意改革、不断蝶变的起点。
从最初的中华恐龙馆到中华恐龙园,再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球恐龙城,这里已累计为超1.2亿人次游客创造了穿越侏罗纪的梦幻之旅。恐龙园是制造欢乐的地方,也是文旅产业不断自主创新的探索实践。
“恐龙园集团是常州文旅产业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的缩影,以常州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协议书为起点,目前已经形成了多门类档案资料。”常州市档案馆副馆长刘承旺表示,“这些资料真实记录了恐龙园一步一个台阶,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也见证了常州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兴盛至今的诸多精彩瞬间。”据介绍,常州市档案馆将深挖地方文化底蕴、延伸服务领域、助力文旅融合,为努力构建长三角文旅中轴枢纽、打造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积极贡献档案力量。
开业情景
引进来走出去,“恐龙”印记遍布全国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常州,汇聚了水韵江南的柔美、工业名城的厚重和休闲之都的时尚。受这座城市独特气质滋养而生的恐龙园集团到今年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从“一馆”起步到“一园”“一城”,再到“多城”,一路蓬勃发展,不断丰富“旅”的维度、打破“游”的界限。
2019年恐龙园集团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2021年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景区质量提升案例汇编》,是江苏省入选的两个案例之一,为全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例;2023年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结果,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榜上有名……其“引客入常”与“输送恐龙”的创意之路也愈加清晰——将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养分输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再从城市的发展中汲取营养。
从景点到景区,从一站式旅游目的地到地区全域旅游,恐龙园用二十余年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常州文旅产业发展的模式。“面对竞争和压力,不断‘变化’是我们最大的不变。我们生于‘无中生有’,并不断以此为原点,为行业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索借鉴,这样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恐龙园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印小强说,依托在传统景区业务积累的丰富经验,恐龙园团队“歌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开始从单一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向“文化旅游投资、运营和整体方案解决供应商”转型,并先后提炼出主题公园“5+3”发展模式、主题景区“24H12M80Y”理论和球豆开发理论以及“世界观、形象、内容、传播、体验、衍生、资产”IP产业链等专业理论,形成了从理论到产品的一整套“文化旅游产品服务清单”。
2014年前后,身处国内乐园经营第一方阵的恐龙园团队开始对外输出,以轻资产委托管理为主要业务内容,开辟创新业务赛道。
2018年,团队从主打运营拓展为全过程咨询管理服务,从文旅项目开始的规划设计阶段就介入,参与环艺景观、建设标准等成系统的服务输出,兰州西部恐龙园、宿迁皂河龙运城等项目皆为这一阶段的代表,目前已累计为全国逾百个文旅项目提供了全过程的专业赋能服务,通过专业赋能与业务单位深度捆绑,在获得持续收益的同时,充分彰显优质文旅头部企业的担当与作为。
“目前,我们有几十个专业团队在全国各地服务,恐龙园标准和恐龙园服务已成为我们业务持续拓展的尖兵利器。”据恐龙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业务的崛起,既可对外输出恐龙园品牌和IP,又能有效推动中国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
筑梦廿四载,全新征程启航
9月20日,恐龙园迎来开业24周年庆。2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面对复杂多变的文旅市场,恐龙园历经沧桑而魅力不减,始终处于国内文旅第一方阵。
“光靠一个恐龙园景区显然不行,在文旅行业中,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同质化竞争激烈,同时,竞争不仅仅是来自行业内部,任何能够争取消费者‘时间’的业态都是我们的竞争者,如何给潜在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更多的消费体验,就是我们创新思想的方向。”印小强说,持续创造新的吸引力是景区保持游客兴趣度和忠诚度的关键,一个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的恐龙园可以吸引全年龄段的游客不断前来打卡。
围绕“恐龙”这一文化“母题”,恐龙园不断进行IP的创新和衍生,构建了包含形象内容、文化科技项目、主题演艺、特色活动在内的多维度“恐龙IP”体系。“同时,我们还整合了国际国内一流科创团队,运用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恐龙1.0版仿真仿生到4.0版智慧沉浸式互动的升级打造,刷新产品体验的想象空间。”
今年,恐龙园推陈出新的程度达到了新高度。一方面,打破原有主题公园四季活动规则,形成“4大季5大品牌盛事7大主题月”的全新活动版图,纳入国风、戏剧、二次元、音乐等元素,打造了龙城迎新烟花大会、装置艺术节、“D星引力”明星音乐会、“321宠物友好日”和“奥运火炬巡展”等活动,增加了活动节点与品牌张力;另一方面,有序推进穿越侏罗纪片区、泰象谷二期、鲁布拉大剧场、迷失森林等项目提升改造、焕新体验,增强游客体验感。
据悉,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东方侏罗纪一期的恐龙星球已于去年全面开工,预计每年将新增300万名游客。
从“一馆”起步,到“一园”“一城”,再到足迹遍布全国,成为中国主题乐园的领军品牌,“每一步的成长都值得被铭记,每一帧的印记都值得被珍藏,我们的档案不仅记录了这一切,同时,也见证了这只‘恐龙’的成长,每每翻开,都能从中汲取不断奋进的力量。”印小强表示。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彩 通讯员 刘莹如 许凯
选题推荐:常州市新北区档案馆
图片来源:恐龙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