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津县司法局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为抓手,持续探索具有宁津特色的社区矫正“队建制”模式。
夯实基础,打牢社区矫正“地基石”
一是职责分工精细化。制定出台《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实施方案》《社区矫正“队建制”大队、中队工作职责及流程》《宁津县社区矫正工作指引》等文件,涵盖社区矫正入矫、报到、外出、解矫等78个工作事项,打造一看就懂的使用指南。二是经费保障规范化。经县委县政府同意,落实社区矫正经费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实现社区矫正经费的基础保障。三是五级管理立体化。选配16名政法干警,12名社区矫正专岗到执法中队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初步形成“执法大队+执法中队+司法所+村(社区)+家庭”的社区矫正“3+2”五级联动管理模式,为社区矫正“队建制”运行提供全面保障。
整合力量,立稳提高质效的 “房柱子”
一是以点带线试运行。自“队建制”实施以来,试行“新人队里管,旧人所里管”的先试先行工作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双管齐下”的工作模式,今年以来纳入中队管理120人。二是以线成面全覆盖。现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96人,自年初开展全县社区矫正对象整体上收大队工作,全面整体推行“队建制”进度。三是以面扩体更完善。突出“查”管理问题、“比”业务规范、“学”工作技能,组织开展全县社区矫正监管岗位练兵活动10场次,提升管理质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截至目前,共开展县级分析研判会议12次,中队分析研判会议98次,做到全县两类人员安全稳定情况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平战融合,筑牢安全稳定的“防火墙”
一是平时“专人专职”。构建清单化、闭环式的执法管理机制,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司法所和执法中队独立开展。二是战时“融合联动”。当有重要活动或遇到突发情况时,即进入“战时”状态,实行司法所与中队融合联动,由中队长统筹、司法所配合,确保第一时间能够形成统一指挥、行动迅速、人员充足、工作有力的协同作战体系,及时有效完成社区矫正各项重要活动任务。三是时时“多元联动”。联合县公安局建立《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协作机制》,重点矫正对象实行月查询,在册矫正对象实行季度查询的方法,今年以来共查询48次;联合县检察院建立《司检联动检查机制》,每季度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袁虎跃)
责编: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