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校园里来了一群特别的老师——曾为浙江省民办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前辈们。他们特意赶到这里,是为了参加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
据了解,此次座谈会汇聚了20多位来自民办教育界的重量级嘉宾,包括原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华长慧、浙江树人学院党委书记章清、省民办中小学协会第一届会长孙祖瑛以及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的创办者汤有祥等,他们共同探讨民办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葛为民表示,此次座谈旨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并共同谋划民办教育未来的发展。
地区差异促需求多元
民办教育绽放百花之姿
本次座谈会以“三十而立,生生不息,浙江民办教育助力教育强省建设”为主题。寓意着浙江民办教育历经三十载风雨,依然生机勃勃,不断前行。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第十四中学的老校长孙祖瑛率先发言。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大事,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构成了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区差异和多元的社会需求,民办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走出了各自独特的道路。孙祖瑛特别提到了育才教育集团,在他看来,民办教育从一个小学校发展成为拥有42个学校的集团,这就是一条特有的道路。
孙祖瑛表示:“形势不断变化,民办学校要研究的问题也不断增加,但是我相信,用我们民办教育人那种刻苦的精神,细致地钻研,民办学校将走出不同的道路来。”他的讲话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强烈认同,大家纷纷从自己所在的学校或自身经历出发,分享观点,提供不同的思路。
原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原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华长慧同样指出,民办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此外,华长慧也关注到民办教育如何赋能经济发展、发展新质教育以及寻找中国教育的短缺点等问题。
教育强国之路
民办教育当以高质量为基础
浙江树人学院党委书记章清在发言中则强调了高质量对于民办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作为全国创办最早的民办大学之一,浙江树人学院始终坚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强调,高质量的师资、管理和服务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天我非常震撼,看到育才少科院有十几位北大、清华毕业生做专职教师,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个中学能建起这么一支队伍,要有很强很好的理念,同时还要有大量的投入,让人佩服。”章清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高质量的队伍、高质量的师资、高质量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这样才能走出一条自身的发展之路。
浙江民办教育走过30载
高质量、特色化、差异化是关键词
1994年10月6日,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成立,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民办中小学协会,当天还上了中央新闻联播。
30年来,浙江涌现出不少优质的民办学校。其中,创办24年的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在民办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努力、奋进,不断变大变强,成为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心中的梦想学校。
总校长郜晏中分享了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发展经验。他认为,民办学校存在的最大价值是给家长保留一种选择。他强调,民办教育在推动教育强省、教育强市的过程中不能缺席,并应坚持高质量、有特色、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0年民办教育发展下来,浙江确实也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有特色、差异化的路。比如遂昌育才高中,连续四届都有毕业生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这已经成为山区海岛县基础教育发展值得总结的典型。“很多人都说县中难办,但育才教育集团通过民办机制摸索出来一条路。”郜校长说。
座谈会最后,葛为民会长作了总结发言。她强调,民办教育应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坚守正确的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这些重点将为接下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