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琊新闻网讯 走进位于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车庄村的大仲十八坊,古色古香的巷道建筑,热闹喧嚣的烟火气息,处处释放着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大仲村镇坚持强党建、优治理、惠民生,多措并举推进“百千工程”,盘活利用车庄村内47位空闲宅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院十八坊”,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筑巢引凤
厚植人才沃土
遇到人才不仅要抛“橄榄枝”,更要有“吸金石”。大仲十八坊搭建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归雁+鸿雁”沟通交流平台,新引进6名归雁人才参与到十八坊建设经营中来,建成太白驿、百工坊、汉服馆,充分利用归雁“有资源、会管理、善发展、能带富”的优势,招引入驻商铺26家,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愈加向往回到这片“诗和远方”,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文旅赋能
创新发展模式
立足现有文化旅游资源,依托大宗山朗公寺景区,配套景区功能需求、融合片区非遗文化、乡土文化,设立陶笛、蓝印花布、剪纸等非遗文化展馆,展现大仲村历史文化底蕴,聚力打造“非遗+文创+旅游”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构建景村一体发展新动能,发展农文商旅融合新业态,为建设覆盖全域、辐射周边、连接城市的大仲十八坊“景上添花”。
同心共建
村企双向奔富
探索成立了车庄村同心共富“强村公司”,参与建设大仲十八坊项目,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原则,提供物业服务、工程承揽、劳务派遣等专业化运营管理,将村庄发展“拧成了一股劲”,本着“有资源、联动开发;有项目、共同建设”的原则,同发展、共受益,实现“村里的事自己办”,后期营业、管理、服务等领域更是能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产业联动
集聚发展势能
发挥片区集聚优势,突出大宗山地锅鸡、车庄蛋鸽、沂沟粉条、徐记豆干等“土特产”,集中连片打造非遗乐研、民俗乐游、民宿乐活、百工坊4个区域,集文化、旅游、美食、娱乐为一体,形成了“一轴四区十八坊,三街九巷百业昌”的发展格局,竖向资源上下互补联通,横向产业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探索乡村协同发展“共富经”。
如今的大仲十八坊,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产业兴旺、村民幸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幅“百千示范、区域共治、同心共富、和美乡村”新图景正扑面而来。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赵琳琳 通讯员 刘聪
编辑| 刘跃 二审| 陈冉 三审| 丁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