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自动化学院开展“党心如炬照前路,福籽交融暖心田”系列活动
淮安日报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2024-11-28 22:33
关注

近日,淮阴工学院自动化学院第五党支部组织少数民族同学开展“福籽共话”“温暖互递”“触摸非遗”等系列活动。

福籽共话——文化传承,携手同行。“壮族和侗族是柳州最古老的土著世居民族,他们分别属于先秦百越不同的越系分支后裔。我是壮族女孩,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柳州做客。”自动化1232班的覃宇航绘声绘色地介绍着自己的民族。在“福籽说·我的民族”环节,少数民族同学畅所欲言,从街头巷尾的市井小吃到琳琅满目的银簪玉饰;从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到独具特色的节日庆典;从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现场氛围其乐融融,令人心驰神往。

温暖互递——一杯会祝福的奶茶。汉族同学为少数民族同伴递上了热腾腾的奶茶。大家一边喝着暖身的奶茶,一边共话对彼此的祝福。“希望你乐观面对挑战,勇攀知识高峰,积极融入实践,在淮安学有所获,在江苏生活开心。”汉族同学史正雨饱含深情的对苗族同学李堰堞送上祝福。大家纷纷表示,将带着这份感情与力量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去,互相帮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个困难与挑战,书写青春画卷中最绚丽多彩的的团结篇章。

触摸非遗——“布”期而遇,由“染”而生。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的“绞缬”彰显着白族人民传承千年的智慧。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洗布、扎结、染色(浸染)”,支部党员周梦洁带领大家体验着白族非遗的独特韵味。在座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将布料巧妙折叠、精心捆扎、浸入染料,纹理在细微处逐渐清晰、色彩在光影处逐渐交融、画卷在分秒间逐渐展开。先晾干裁剪再点缀成扇,大家相互欣赏着彼此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的笑容,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小小的扇子,不仅展现了扎染的独特魅力,更承载了五十六个民族源远流长、永不褪色的文化传承与团结精神。

自动化学院第五党支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实践全过程,号召各民族师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团结的奋进姿态、昂扬的精神面貌共创精彩未来。(张静 顾辰鑫)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