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他们向农户传授技术,为乡村产业探新路;聚焦当地所需,他们铺开系列培训课程,为乡村能人“充电赋能”;在乡村学校,他们一笔一划,为校园换上“新衣”。
自“双百行动”实施以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立足县域所需、高校所能,深化与茂名信宜市的校地结对共建,聚焦产业科技支撑、基层人才培养培训、城乡规划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不断增强合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系列举措和成果已接连落地。
高校师生有舞台,县域发展有未来。作为涉农高职院校,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将“双百行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跨越发展,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广大师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高校智慧、高校力量和高校方案。
科技兴农
助力县域做强富民产业
从空中俯瞰信宜大地,沃野田畴织锦铺绿,水产养殖星罗棋布。在这片土地上,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团队步履不停地奔走于镇村,播撒下科技兴农的种子。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全体校领导及中层正职深入到信宜市16个镇开展调研和对接项目推进工作
早在今年初,该校领导带队分赴信宜16个镇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到农业技术及产业需求53项,进一步找准主攻方向,推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
打好“产业牌”是助力壮大县域综合实力的关键。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为信宜李、澳洲坚果、怀乡鸡等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咨询服务,校地共建县域协同创新基地,并积极对接企业,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信宜当地药业公司创新校企合作形式,联合成立了“全过程无抗健康养殖产业创新基地”,招募100家养殖示范场,推广中药预防保健,实现从短过程无抗到全过程无抗的转变。
信宜市洪冠镇美业种猪场是首家挂牌“全过程无抗健康养殖产业创新基地”的示范场,场长黄武兴奋地说,“用中药进行预防保健,疫苗减少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猪场生产指标表现各方面都很好。”
高价值鱼类混养模式创新,是该校科技兴农的又一例证。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茂名品质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为公司提供混养技术指导和成鱼品质改良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
在调研和交流的基础上,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还与信宜相关部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为信宜市的预制菜和高黄酮茶等特色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农产品“产得好”,也要“卖得好”。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信宜市合水镇共同打造庙湾农产品集散中心,该集散中心具备农产品冷藏烘干、仓储物流、电商运营、电商培训等功能。
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庙湾农产品集散中心吸引了数名青年返乡创业,他们成立电商团队,将村民生产的竹笋、乌榄、红薯等土特产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实现年综合销售额超百万元。
“农产品集散中心的投入建设和电商试运营成功,做活‘土特产’文章,带动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驻信宜市庙湾村第一书记罗加全说,在农产品集散中心带动下,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加速向基层流动,增强了村民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未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将持续紧密对接农业农村生产一线,从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品质控制、品牌建设到物流销售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推动更多村镇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准施训
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梳理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双百行动”任务清单可以发现,多项任务聚焦“人”。的确,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县镇村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深耕农业职教多年的优势,依托广东村官学院,大力实施“村官学历提升工程”及村官素质技能培训,根据信宜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紧扣“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建立“共性+特性”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村官培育体系。
信宜市村“两委”干部和后备人员49人今天6月份顺利成为该校第一届“村官班”毕业生。此外,该校2023年组织信宜市村“两委”干部参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培训示范班8期,有效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抓好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举办了信宜市返乡兴乡青年粮油产业培训、朱砂镇电商直播培训、金垌镇植保无人机操作培训等多场专项培训。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师生在信宜市开展植保无人机培训
在教学模式上,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根据村干部和高素质农民的成长规律及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灵活探索“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直播+录播”“送教上门”“实地调研”等教学方法,让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等更顺畅地在城乡基层落地。
为确保培训成果的可持续性,该校还建立了“3+N”“1+N”长效支撑机制,即村“两委”干部或高素质农民在校学习三年或一次培训,毕业后或培训结束后学校组建相关团队长期跟踪服务支撑其在产业、党建等各方面的需求。
干部“富脑袋”,村民“富口袋”。学成归来后,学员们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乡村振兴模式。如,信宜市朱砂镇石根村党支部书记陈坚在本村牵头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养殖鹌鹑,年产值达100多万元,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来自信宜市金垌镇幸福村的莫显平,运用在“村官班”所学知识,不仅主导本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还指导村民成立公司,整理开发撂荒地300余亩,村集体已在部分撂荒地种植大米、花生,发展粮油产业。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长王海林等到信宜市朱砂镇石根村委会开展村官班学生岗位走访
据统计,2023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针对信宜市农业农村发展所需,举办培训97场,培训农户或技术人员1840人次、线上培训28万人次,推动乡村人才活力持续释放。
在职业教育帮扶方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依托3个省培项目合作培训中职教师100多人,并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高职贯通培养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助力信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内外兼修
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青春创意与乡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信宜市朱砂镇,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学子通过体验、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明信片、扇子、书签等,让文化“打包可带”,助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
县镇出题,学校出招。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立足专业优势,深入对接地方实际需求,明确服务清单,依托“千生连千村 服务千万户”项目,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助力“百千万工程”及“双百行动”中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组织师生赴信宜镇村一线进行乡村风貌调研,参与当地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旅游景观带打造,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如,今年寒假期间,学校向信宜乡村捐赠红花风铃木1000株,师生与当地工作人员一起植树,让乡村处处有景点、四季皆可游。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师生在信宜市怀乡镇木辂村景观道“五边四旁”种植景观树
在前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师生前往信宜市北界镇长坡村和怀乡镇大谢村,为当地小学绘制墙绘。他们在墙绘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幻元素,既提升校园颜值,又优化育人环境。
针对当地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捐赠建设了合水镇庙湾村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依托该服务中心,将逐步推动学校、村委、家委、社工协同育人,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关怀。结合当地对农村财务、金融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学校与当地共同开展乡村财务普法宣传、防范金融诈骗宣传、农村财务相关咨询等服务活动。
庙湾村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于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启用
厚植产业“底子”、扮靓乡村“面子”、做实民生“里子”,系列成果背后,是学校的高度重视和高质量推进。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视“双百行动”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双百行动”。今年暑假,学校共组建师生技术服务团队38支到信宜服务活动47次,累计驻县服务工作日超过160天,到场服务师生人数超过200人次。
从“书斋”走向“田野”,学校老师进一步明确了技术研究与服务的方向,不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在田间地头得到了检验与升华,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服务乡村的决心。
接下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将通过深入推进整体布局、跨学院协同、多专业交叉,实现以“双百行动”为战略支点,落实“党建引领、三聚五铸”服务“百千万工程”的思路,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产教融合双转化”发展路径,将服务县域发展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