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坦村:去古渔村品尝东海小海鲜
象山县传媒中心
宣传象山,服务大众。发布有关象山县的政务资讯、渔文化、道德模范、人文地理、民风民俗,便民信息、海鲜美食、旅游信息等内容。
2024-12-05 08:47
关注

  通讯员 陆俊

  在象山东北部,隐匿着一个被长沙山、天顶山、中堡炮台山及钱仓炮台山温柔环抱的古老村落——大坦村。

  早在宋代,这里便有了人类的足迹,先由金、孔两姓人家入住,因此有“金半岙,孔一角”的称呼。后来,张、陈、洪、林等姓氏陆续迁入,形成了近30个姓氏混居的独特景象。村子里,老水井和宅院错落有致,圣定庙等古迹也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这个村落东临壮阔的大目洋,北依巍峨的庙山,东侧是风景如画的涂茨风车公路。在大坦村的北面幽深山谷中,有一个傅家自然村。相较于大坦自然村,虽然规模较小,但傅家村却拥有更加迷人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风光令人心驰神往,实为一处不可多得的绝佳秘境。傅家村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其得名源于最初定居于此的黄岩傅姓家族。如今,傅家村自然村与大坦自然村已合并为同一个行政村。圣定庙供奉着当境菩萨,是村民们祈福求安的地方。

  大坦码头是大坦渔村的重要设施。1974年,大坦渔村新建了渔船码头。随着渔业的发展,村集体先后投入230余万元,在2013年和2016年对码头进行了扩建,并新建了渔业生产配套设施。如今的大坦码头长度约100米,宽约25米,可容纳40余只渔船停靠。这里已成为全县小海鲜交易的重要码头之一,新鲜的小海鲜通过这个码头被游客带到杭州、上海等地,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2024年8月,村里举办“小开渔”,品尝“东海第一鲜”活动,承载着村民们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激之情。这一传统盛事深深植根于村民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之中。活动当天,晨光初破晓,整个村庄便开始洋溢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热闹与期待。码头上挂满了彩旗与灯笼,用最朴素而又真挚的方式迎接这一年的渔业丰收庆典。

  村里的老少爷们纷纷换上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笑容,步履轻快地走向海边。海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海水咸味和即将丰收的喜悦,仿佛连空气中都跳跃着欢快的音符。海边,一排排渔船经过精心装扮,船身上绘着五彩斑斓的图案,既是对海洋的颂歌,也是对渔民勇敢与智慧的赞美。随着响亮的大鼓声响起,小开渔节正式拉开序幕,村民们共同庆祝这一年的渔业丰收。

  村民居所普遍采用了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外墙被披上了洁白无瑕的外衣,点缀了五彩斑斓的墙体绘画艺术。这些墙绘作品,有的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自然山水景致,有的灵动地展现了花鸟鱼虫的细腻之美,有的将优美的诗词歌赋镌刻其上,蕴含着诗情画意,又洋溢着质朴无华的渔村风情。

  在大坦村海岸线上,一片广袤的石滩悠然铺展,其间镶嵌着形态万千的礁石,宛如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这片石滩延伸至碧波之中,尽管表面崎岖,整体却保持着一种流畅的光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观赏壮丽海景、沉浸于宁静氛围的绝佳场所。

  海上,在这翠绿的海山环抱下,隐匿着一个天然的庇护所——一处精心雕琢于岩壁之中的宽敞石窟,其宽敞的空间足以容纳数十人聚会。海滩尤为平缓,细腻的沙粒温柔地铺展至视野所及之处,而海面上,参差不齐的礁石错落有致,如同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眺望远方,隐约可见岛屿的朦胧身影,对岸的灯塔闪烁不息,与风电场的壮观景象交相辉映。无论是站立、坐卧于这质感丰富的海滩之上,还是悠然栖息于礁石缝隙之间,游客皆可尽情饱览四周的绝美风光。耳边回荡着海浪轻抚礁石的悦耳旋律,心灵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最纯粹的净化与放松。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