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东岩”涅槃重生 —— 一个乐山本土文化符号活态传承的故事
四川经济日报
四川经济日报创建于1984年4月,为西部最早的经济类报刊。以实用、服务、新锐、求实的理念,最权威、最准确、最及时地传递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反映经济生活的最新动向;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关注全国,强化服务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经济、时政要闻版以深度报道为特色,综合新闻版立足产经新闻及各地经济动态。
2024-12-30 14:49
关注

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

四川乐山,山水秀甲天下,人文震古烁今,是人文闪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今日乐山,为加快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背靠历史,面向未来,深挖人文,守正创新,让越来越多的本土文化符号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活态传承、开枝散叶。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品质消费大会上,乐山东岩文化品牌系列被作为优秀案例重点推介,且与东阿阿胶等全国知名品牌同获“品质消费(食品)县域名片”殊荣。

乐山东岩文化品牌系列获“品质消费(食品)县域名片”

这一刻,无疑是乐山东岩文化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更是乐山本土文化符号跨越悠悠千年岁月的绮丽绽放,标志着一个关于乐山本土文化符号重生的传奇故事就此翻开崭新篇章,也是新时代多党合作创新实践结出的累累硕果。

一瓶酒的“归乡”故事

2023年12月22 日,这一天注定被铭刻在乐山白酒与“乐山味道”的发展里程碑上。

当天,在“建乐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乐山东岩品牌文化赏会上,那瓶在外“漂泊”近半个世纪的乐山本土名酒——东岩酒,终于荣归故里,重回乐山怀抱,就此终结了乐山无品牌白酒的阶段性历史,一支承载着最久远“乐山味道”的生力军荣耀归队。

乐山东岩品牌文化赏会上,东岩酒正式回归

回望历史,一瓶东岩酒,半部乐山史。

东岩酒,源自东岩山的清洌山泉。千百年来,东岩山下佛峡(今篦子街)一带盛产好酒,陶醉过不少文坛大家,和大文豪苏东坡更有解不开的羁绊。

1059年,苏东坡为母亲丁忧结束,父子仨途经嘉州,曾饮东岩酒而念念不忘。1089年,时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欣闻同僚张伯温即将赴任乐山,写下了著名的《送张嘉州》一诗,强烈推荐并正式为东岩酒“冠名”:“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他在这首诗的自注中写道“佛峡人家白酒旧有名”,可见东岩酒久负盛名。

时光流转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彼时的东岩酒作为乐山白酒界的翘楚,威名远扬全川。奈何造化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种种历史缘由,东岩酒无奈停产,商标被抢注,白酒市场从此难觅其踪。

幸而转机出现在2019年,一群满怀热忱、心系乐山本土文化的民建会员挺身而出,毅然踏上艰难的寻酒之旅。他们的足迹从乐山延伸至成都,又从川内辗转至川外,历经重重波折,历时4年,东岩酒商标成功归来。

此时,恰逢“建乐合作”的东风:2023年5月,在四川省委统战部、民建四川省委、乐山市委统战部的推动下,民建中央首次与地级市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共乐山市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乐山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时代多党合作新典范。其中,“东岩文化”系列作为首批最具文化价值的项目,被当作弘扬乐山文化的新名片重点打造,深度赋能。

短短一年的时间,东岩酒迎来空前的发展:

定位,香型从单一走向多元,产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市场,跳出盆地,销售到北京、上海、浙江、海南、西藏等地,并成功进入天府优选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多个供应商体系;

后劲,获“品质消费(食品)县域名片”;与乐山国泰成和达成战略合作,东岩酒开启了国企赋能的新征程。

东岩酒与乐山国泰成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乐山国泰成和董事长邓建军表示:“东岩酒是乐山千年文化凝聚的瑰宝,作为乐山的国企有责任和义务拿起乐山本土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东岩酒发展。”

此外,有关东岩酒由来的《送张嘉州》同名歌曲也在酷狗、QQ音乐同步上线。

2024年,东岩酒成为乐山味道的一匹黑马。

一座山的“苏醒”故事

东岩酒的回归,唤醒了一座山的千年记忆。

乐山大佛北门,凌云路旁的草丛中立着一块石碑,风化斑驳的石碑上刻着两个遒劲有力的隶书:东岩。看着这古朴的石碑,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扑面而来,每一处斑驳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无不诉说着一座山和一座城的故事。

众所周知,乐山市得名于乐山境内一座山——至乐山,寓意到了乐山乐水之地。至乐山又名东岩山。

东岩山,在乐山城东,今乐山二桥至八仙洞篦子街、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等沿岷江东岸一线的山脉。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被称作圣冈山、东岩山、至乐山、金灯山、东山、挂榜山、龟城山等。

东岩山串起乐山文脉

东岩山,是乐山重要的地理标识,更是重要的文化标识。乐山的历史,绕不开东岩山,三千年的乐山故事,从这里起笔。

它,是乐山的历史封面。古蜀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开国帝王鳖灵从荆楚入蜀,在东岩山建起首个城邑,并以此为根据地,北进成都,建立开明王朝。作为“开明故治”之地,为古嘉州的历史平添了深邃与厚重。

它,是乐山的文脉所在。第一部国学辞典《尔雅》在这里开注,颇具代表性的乐山汉代崖墓之首麻浩崖墓在这里开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在这里开凿,传承千年的东岩酒在这里开酿,乐山城最早的东坡书院(东岩书院)在这里为乐山人开蒙,流芳千古的大诗人岑参、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在这里留下佳作。

它,是乐山的精神丰碑,生发出三代人建一尊大佛的韧性,升腾起宋蒙(元)战史中40年抗争的不屈,滋养出“凌云义渡”的人间大爱,传承着“千年东坡”“百年沫若”的隽永文风。

千百年来,东岩山早已化作乐山本土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它虽沉默无言,却不离不弃,在王朝兴替中不断变换着名字,慢慢隐去“东岩”之名,静静孕育出一个开放、包容、开创、奋进、大爱的乐山。江流千古,东岩不息。如今,一个乐山本土文化符号在“建乐合作”的光照下从史海唤醒,款款走向台前。

一方文脉的“赓续”故事

文脉就像一条河,越是向历史深处走去,越能打开更开阔的未来。

东岩文化的“唤醒”,打开了赓续乐山文脉的又一个切面。“建乐合作”赋能,“当代之笔”点染,东岩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续写着一个个新的故事。

今年3月,在乐山市文化馆门前,古色古香的东岩书院正式揭牌成立。

东岩书院,是结合乐山古书院文化改造“复活”的又一乐山本土文化窗口,是乐山市市中区首个书院制教育培训基地,不仅以琴、棋、书、画、舞等培训为主,每年为乐山承办数百堂公益培训课,累计培训人次逾千;更主动承担起传播嘉州文化的使命,目前正积极策划推出“我是乐山嘉州文化推荐官”公益活动,努力当好嘉州文化传播者,致力打造乐山本土文化传承新地标。

沿东岩书院往西北约3公里的柏杨中路上,是东岩文化集中开花的“大本营”。

2000平方米的东岩体育馆,是高标准打造的篮球、羽毛球专业赛事级场馆。馆内聘请退役国家级羽毛球健将以及国际篮联二级教练员坐镇指导,已然为乐山培育出近百名篮球、羽毛球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还向四川省专业运动队输送9名精英运动员,其专业水准在乐山独占鳌头、于全省亦名列前茅,有力地推动了乐山羽毛球、篮球运动向专业化、高层次方向发展,在乐山体育人才培养领域树立了典范,力争打造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体育文化品牌。

东岩体育馆篮球赛事现场

紧挨着东岩体育馆,一栋数千平方米的三层楼建筑正加紧室内装修工作,预计明年4月投入运营。这里是乐山本土文化传播的又一个重要载体——东岩吾乡。

这个以宋文化、东坡文化、嘉州文化为主题的极简轻奢餐饮休闲综合体,将打造成乐山“餐饮+文化”的新地标,并设立汇集全乐山农特产品、文创产品、旅游产品的展销馆,为游客提供“乐山特色”一站式服务。未来,东岩吾乡将走向全国,让更多人领略乐山魅力。

东岩吾乡效果图

此外,专注于东岩文化、乐山文化研究与传承的东岩文化研究院已正式获批,将对东岩及乐山的历史、传说、艺术及民俗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并开发一系列教育课程、文化展览、创意产品等,让古老而璀璨的乐山本土文化绽放时代新韵。目前,拟串联乐山名人文化、东岩文化、大佛文化等,打造“一首歌”“一部剧”“一个馆”。

走出乐山,走向全国,嘉州大地上,一个全新的东岩文化谱系正蓬勃生长。

向下扎根,向上开花,赓续乐山文脉新生的答卷正在“建乐合作”的徐徐推进中展开。

万谦 蒋培路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庆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