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融合”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淮安日报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2024-12-27 09:45
关注

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社会需求,积极探索中职本科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努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坚持目标融合,上下齐心抓就业

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科室协同推进、全院师生积极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部署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分类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精准施策。分管领导多次主持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推进会,通过听取汇报、调研座谈、查阅材料、核查数据、个别访谈等方式,统筹抓好就业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实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

坚持制度融合,精准施策保就业

通过制度牵引,压实责任、强化担当、细化任务、抓好落实。出台就业工作方案,组建就业工作团队,每个班级安排学院领导、学业导师、学工教师、学生干部共同构建“四个一”工作模式,实现联系毕业生覆盖率100%,实现促就业方式多样化。制定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计划,制定“一生一策”就业帮扶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就业能力、就业资源、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实现精准结对帮扶。

坚持服务融合,多措并举稳就业

深化中职本科生人才特色培养,扎实推进就业服务行动。持续推进“党建引领2+X强技赋能,深化人才特色培养”党建品牌,开展技能培训及认定、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通过举办就业指导培训会、简历门诊、模拟面试等活动,全面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抓住求职招聘关键期,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精心搭建线上招聘平台,学生与企业通过“屏对屏”实现网上求职,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便利。强化“就业育人”工作理念,加强国家基层就业宣传,厚植爱国情怀。挖掘基层就业典型,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引导毕业生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就业。通过宣传引导,学院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

坚持校企融合,内外联动促就业

立足中职本科生生源背景,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优势,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学院领导班子带领教科研团队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走进企业和招聘会现场,全年累计走访用人单位50家,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深入把握人才需求、精准把握市场动态,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有效拓展就业岗位。持续深化院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推进就业岗位多元化,与5家企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共商共建,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强化就业实习实践,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与社区、小学密切合作,协同共建科普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完善知识体系、夯实学科素养,提升就业能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