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经过两天的创意改造,百丈街道华严巷拐角变成了一个洋气十足的“容器花园”,吸引众多居民驻足打卡拍照。这是华严社区携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用艺术赋能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成果。
图为改造前的华严巷拐角。
图为改造后的华严巷拐角。
一个个不起眼的瓶瓶罐罐,经过“打扮”,成了小花园的装置点缀、种花的容器。绿植丛中,酷酷地站立着一个由各种废弃奶粉罐组搭出来的“机器人”。更吸睛的是墙面,一扇黑乎乎的老式窗户经过创意设计,变成了充满童趣与科技感的“机器人”。
近年来,华严街因咖啡店、烘焙店聚集成了潮流一条街,街面存留的破败微角落与周边洋气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提升改造社区环境?
2024年底,在鄞州团区委的牵线搭桥下,华严社区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一拍即合,一个“艺术赋能——彩墙绿意,罐变新生”的微改造项目计划产生了,计划决定对华严巷拐角一处十多平方米的杂乱地进行创意改造。社区负责向居民征集废弃的奶粉罐、饼干箱,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团队负责进行创意设计并实施改造。
仅用了一周时间,通过微信网格群征集,很快征集到了100余个废弃奶粉罐。
图为改造后的“容器花园”一角。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将课堂所学与社区需求相结合,在服务社区中得到成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老师徐家玲举了一个例子,改造中,比较富有挑战的是黑乎乎的老式窗、以及墙面上附着的三根烟道管,在不拆除它们的基础上怎么进行创意设计,跟“容器花园”的主题相契合。让她欣慰的是,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创新点子,并用最快时间出设计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专注于高校设计教学助力地方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研究,已在黄鹂社区、紫鹃社区、江宁社区等老旧社区进行项目活动实践,通过艺术赋能让老旧小区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