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上 促“境”美好——中央财政支持江西爱心公益在行动
九州新闻资讯
新闻专题报道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025-01-13 23:31
关注

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的96个社会服务项目中,由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承接的童心向上,促美好项目,聚焦关爱儿童公益事业。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儿童福利事业的方针政策,以南昌市社会福利院、西湖区及赣州市兴国县为重点服务区域,通过细致调研、实地走访、精准筛选确定服务对象。重点为孤残病患、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教育支持、康复治疗和医疗服务。项目启动后,协会迅速投入行动,汇聚各方资源,组织专业团队为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团队由2名教授、5名中级社工、2名社工、20名志愿者、5名临聘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构成。截止至11月,项目的直接服务人次达2460,间接服务人次达210,涌现出一批成效显著的优秀实践案例。

亮点实践一:一老一小共溯八一精神

2024929日,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携手南昌市老年大学举办了童心向上,促美好主题活动。活动组织了南昌市老年大学的30余名乐龄先锋志愿者,与南昌市社会福利院的28姓特殊教育儿童共同前往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温馨而有意义的研学之旅。

志愿者张兰感慨地说道:这不仅是一场跨越年龄的温暖相聚,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通过陪伴与交流,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我们志愿者也从中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力量。活动中,志愿者们以一对一的方式陪伴孩子,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述红色故事,传递爱国情怀。这种老少融合的形式,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强大感染力,也搭建起跨越年龄的沟通桥梁。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姜小平动情地说:孩子们的拥抱和笑容,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和鼓舞,让我们更加坚定要长期奉献爱心的决心。这次活动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节日,也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亮点实践二:健康守护 照亮童心未来

为了守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省儿童医学中心),于项目启动初期便组织了医疗专家团队,为南昌市社会福利院的25名孤残病患儿童提供了专业的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此次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涵盖唐氏综合征、脑瘫、心理抑郁等多类健康问题,并为每位儿童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撰写了义诊反馈报告,为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后续制定精准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活动,儿童的健康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并有效干预。此外,协会还邀请心理学专家和社工团队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与康复服务,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并定期开展跟踪评估。这一系列健康守护行动,不仅提升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也为推动困境儿童健康保障工作树立了典范。

亮点实践三:创新帮扶 助力社会组织成长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将物质帮扶与心理成长相结合,通过个案、小组和集体活动等社会工作方法,为孤残病患、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多元化服务。截至目前,围绕南昌市福利院、南昌市西湖区、赣州市兴国县,项目已累计帮助570名儿童,超额完成了既定计划目标。

帮扶形式多样化:协会通过14次物资发放活动,向儿童捐赠布娃娃、魔方、文具盒等益智类物品,满足儿童的学习与娱乐需求;在南昌市福利院开展了99次小组活动,在西湖区开展了26次小组活动,在兴国县开展了小组活动25次,走访孤寡病患、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70余次,魔方课堂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各1次。

专业资源有效链接:协会引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钟敏教授、南昌工程学院心理学博士吴建校,以及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丁艺龙等专家,形成了医疗、心理和社工领域的多学科联合团队。

广泛社会参与:项目吸引了超过2000人次参与爱心活动,推动了社会公益力量的联动与成长,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支持。

“童心向上,促‘境’美好”项目以儿童为中心,聚焦心理健康、医疗康复与社会融入,切实解决了困境儿童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现了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在儿童关爱事业中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其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江西省爱心公益协会将继续秉承“爱心、责任、奉献”的宗旨,深化儿童福利事业的探索与实践,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为困境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曹海兵)通讯员:万敏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