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冰雪之城盛大启幕。哈尔滨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娜带领11名干部教师及266名青年志愿者,以专业与热忱为火炬传递全程护航,用责任与担当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冰雪篇章。
精心筹备,以专业筑牢服务之基
为保障亚冬会火炬传递的顺利开展,哈尔滨学院立足“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志愿者参与多维度专项培训。从火炬传递流程解析到应急风险处置,从点位员技术规范到礼仪服务细节,再到后勤保障全链条演练,通过案例教学、现场实操、专题讲座等形式,全面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协作能力。
"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使命与成长!"培训中,带队教师以生动的实践案例强化风险意识与保密纪律,号召志愿者以"零差错"标准诠释哈院人的责任担当。
昼夜奔赴,以热忱点亮冰雪长夜
为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1月22日与26日的两次全流程演练均在深夜展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志愿者们通宵达旦,从深夜22点坚守至凌晨4点,精准模拟火炬传递的每一处细节。"寒夜里,我们的热情比星光更闪耀!"参与演练的学生用冻红的双手反复校准流程,用行动诠释了"青春无惧风雪"的誓言。
2月2日清晨,后勤保障组率先投入"战场"——证件核验、服装调度、火炬搬运、安全保障……志愿者们以"螺丝钉"精神串联起每个环节;2月3日火炬传递当日,天未破晓,全体志愿者已集结完毕,在刺骨寒风中用笑容与专注迎接使命。
微光成炬,以匠心守护荣耀时刻
点位员:冰雪长街的"精准坐标"
"起初以为只是简单指引,直到见证火炬手带着使命与热情奔来!"大三学生李志强,和点位员一样,需在传递路线上精准定位、协调交接,密切配合。寒风中的每一次手势、每一个眼神,都是对"分毫不差"承诺的践行。
后勤组:无声却有力的"幕后脊梁"
物资调度、火炬手接待、火炬搬运、地垫铺设……他们在闷热车厢与室外严寒间往返百余次。志愿者徐宝勇是一名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学生,他说"顾不上喝水,但看到火炬点燃的瞬间,一切都值得!"
礼仪组:冰城最美的"青春名片"
在启火与收火仪式现场,礼仪志愿者曲红阳与同伴们以优雅仪态、温暖笑容迎接八方宾客,用东方之美传递黑土地的开放胸怀。"我们会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用真诚的笑容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激情活力,也看到这片黑土地上年轻人的风采与热忱。"
风雪淬炼,以担当书写青春答卷
从深夜演练到黎明出征,从技术磨合到默契协作,哈尔滨学院志愿者以"零失误"的表现赢得亚冬会执委会的高度赞誉。
以冰雪为媒,以奉献为歌。哈尔滨学院志愿者,以炽热之心融化了寒冬,用青春足迹丈量了使命。这场火炬传递的终点,正是哈院青年奔向新征程的起点。未来,哈尔滨学院将继续凝聚青年力量,让志愿精神在服务社会的征程中持续闪光,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