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首个《“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服务管理规范》
大众健康报
致力于倡导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传播健康新理念,提供丰富的卫生知识和专业的寻医问药服务,搭建益寿养生、妇女保健、养儿育女的交流平台,扩展休闲、时尚、体育视野空间,为大众奉献精美的知识盛宴。
2025-02-21 16:56
关注

本报讯(记者 冯若冰)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儿童托育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一老一小”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为了更好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多元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四川发布团体标准,引领“一老一小”友好社区建设新方向。

2月18日,《“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服务管理规范》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发布。该标准由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优生托育协会、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制,是全国首个统筹谋划老年与儿童服务管理的创新性规范。

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既关乎国家发展,也是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协同发力在当天的发布仪式上,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邓湘树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老一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制定统一、规范的“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服务管理规范标准,有助于整合社区空间资源,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一老一小”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悉“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服务管理规范》是四川首个将一老一小群体服务管理统筹谋划发布的标准,在服务机构、服务场地及设施设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以及评价改进等方面都体现了统筹规划思路,并作出明确规定。规范尤为注重老年和儿童空间融合设计、整体建设运营管理,秉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推动老小共融。

会上,针对儿童服务领域,作为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研究”的牵头负责人,四川大学赵莉教授介绍了揭榜攻关成果,提出进一步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教授彭文涛介绍,在当前增量人口有限的情况下,应更加重视从生命早期开始推动人力资本投资。她还介绍了团队依据中国婴幼儿发展需求,坚持产研结合,研发的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养育照护服务包。

在老年服务方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主任、教授蒋建军表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立足兜底性、普惠性和基础性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成都大学张蔚教授指出要围绕“一老一小”融合发展模式,以理念、环境、人才、内容和情感的“五融”理念为核心开展环境设计和整体建设,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天府新区安公社区分享了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实践路径

此外,会议举办了“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智库专家论坛。来自华西二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成都市托育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参与会代表围绕夯实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发展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推进一老一小事业产业发展成共识。会上同时发布了一老一小空间规划建设指导手册,旨在推动相关适老化和适儿化设施在居家、社区、机构等空间场景合理布局,为“一老一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