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我们一起来看地方和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与做法——
2023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提升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化水平,确保高质量落实课程教学改革要求”。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围绕“一核两翼三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探索构建“三维三级”教师成长孵化模型,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助力教师实现从“经验积累”到“智慧创生”的跨越式发展,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一核两翼三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
一、模型内核:纵向分层孵化,横向贯通培养
“三维三级”教师成长孵化模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纵向层级递进与横向素养融合,打造教师成长的双螺旋结构。
(一)纵向三级孵化
构建“种子教师团—小专家团—专家团”三级成长路径,通过“任务驱动—实践反馈—层级传导”,实现从“外援指导”到“校本自主”的跨越,形成可持续的教师成长生态。
第一层级:专家及校内骨干教师成立专家团,指导种子教师团队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及教学实践。
第二层级:种子教师团经过一个半月的多轮打磨,蜕变为小专家团,新种子教师团队全程观摩其成长过程。
第三层级:小专家团教师担任组长指导组员开展任务驱动下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并与原专家团共同指导新组建的小专家教师团队。每个层级都在任务驱动下对下一层级进行教研指导。通过层层传导、不断孵化,打造学习型组织,逐步实现由外请专家指导过渡为校本自主培训,孵化出校内研究团队。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孵化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学术型、专家型教师,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保障力量。
(二)横向三维素养
以“认知”“能力”“品质”三大素养为核心,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
1. 扎实的认知素养:要深谙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心理属性与任务情境的整合能力。
2. 过硬的能力素养:能遵循拔尖创新人才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兴趣需要,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3. 高尚的品质素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在以德立身中提升修养,在以德施教中铸魂育人。
二、实践路径:师生共生共赢,激活成长动力
▲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建设思路
(一)“青蓝”工程
1. 新入职教师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以“建设思路”为引领,以“大成智慧”为核心,围绕思想引领、业务培训、能力考核三个主题展开28场系列培训课程。其中思想引领对应建设思路中的横向维度,业务培训体现建设思路中的纵向维度。对新入职教师开展业务培训的绝大部分讲师,都是教师孵化体系中种子小专家团的成员。培训作为校本自主培训任务,有助于驱动小专家进一步淬炼成果,提升育人质效。能力考核是对青年教师培训的评价反馈。
▲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程
2.专家引领,师徒结对。开展师徒结对,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精心聘请专家型教师作为新入职教师的导师,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3.融合科学教育与数字素养的大成智慧引领。学校积极构建学习型科学教师团队,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的价值。推动教师提升数字素养,鼓励教师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如混合式学习、在线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强师工程
1.专家引领,以课题研究为驱动。通过邀请高校、教科院机构知名专家学者为全校教师做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邀请省市级教研员开展学术沙龙、跟进听课评课、线上线下微报告等活动,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大概念”和“深度学习”等新课程理念,明晰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和要素,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教师以课题研究为驱动,2024年成功申请立项省基础教育重大攻关项目课题《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龙江经验与路径优化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提升育人水平。
2.教研活动,以校本研修为驱动。自2020年9月黑龙江省启动“三新”改革以来,学校骨干教师挺膺担当,发挥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成立攻坚克难小组,探索形成了“主题引领、育人导向、项目驱动、学考一致”的学科研究特色。通过3年实践,完善了学科项目化学习流程,重塑了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建构大单元集体备课模型,辐射带动教师育人能力与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其中,大单元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已经成为校本系列化常态开展的品牌教研活动。以此为驱动,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轮备轮训,轮轮传承,全校教师得以凝心聚力,以研促教,破解课改难题。
3.积极参赛,以赛事项目为驱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以比赛为驱动,通过备赛促进教师自身培训、学习和教学能力提升。学校还邀请优秀选手分享经验,帮助教师在备赛中增长知识、锤炼技能。在其他各级赛课活动中,教师也屡获佳绩。比赛不仅让教师取得优异成绩,更在过程中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和成长。
4.区域研修,以辐射带动为驱动。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学校积极参与“云帮扶”活动。在东北三省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专项培训会议上,展示“名师课堂”案例。通过线上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命题磨题等研修方式,为区域教师提供多种发展路径。在“名师引领、资源共享、创新发展、辐射带动”的理念下,教师强化本领,坚定育人信念,凝聚学术合力,推动区域内学校提升研修质量,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三维三级”教师成长孵化模型,不仅是机制创新,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新。它打破了传统培训的单一性,通过任务驱动、层级传导和素养融合,让教师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赋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引擎”。
(作者: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 张云杰、于南南)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