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梁柱”顶得住 大唐临汾热电公司圆满完成2024——2025年民生供热任务
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经济日报》创刊于1985年7月,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媒体,秉承“精耕纸媒端、发展新媒端、拓展产业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
2025-03-25 21:21
关注

2025年3月17日上午9时30分许,伴随着热网首站5台热网循环泵缓缓停止运转,山西大唐国际临汾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24——2025年度的冬季供热工作正式落下帷幕,供热季对外供热718万吉焦,同比增加23万吉焦,用“零非停、零限热、零曝光”的实际行动连续15年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供热任务,保障了辖区居民温暖过冬,诠释了“提供绿色能源、温暖千家万户”的服务宗旨,展示了中国大唐良好的社会形象。

大唐临汾热电公司运行人员精心监盘加强供热参数监视调整 常海强/摄

精心谋划,自主检修,守牢设备“安全线”

作为临汾市集中供热主要热源点,该公司承担着近1700万平米供热任务,秉持“能源保供、绿色发展”使命,面对采暖面积增加、热源相对不足等不利影响,坚持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坚决执行调度命令,准时开栓供热。在上个供热季结束后,立即着手统计供热缺陷及问题,组织召开供热总结会,全面梳理供热过程中安全隐患,制定了详尽的供热系统“冬保夏备”检修计划任务书61项,扎实推进“一月一系统”隐患排查治理,高质量完成两台机组等级检修工作,对4台热网加热器和高背压凝汽器进行全面清污、注水打压查漏,确保设备内部清洁,无泄漏风险;对4台热网循环泵进行解体大修,保证设备保持最佳工况运行,对除污器、滤网、疏水阀门进行检查清廉,对安全阀进行检验整定,对循环水管道膨胀节进行全面检查,为保障供热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培训,演练提升,打赢供热“持久战”

该公司强化制度、责任落实,各部门坚守岗位,通力合作,持续开展“岗位达标,素质提升”行动,在“以奋斗者为本 让奋斗者出彩”的用人理念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运行、点检、维护队伍已成长为供热主力军。发电部运行人员秉持“精心监盘、精细调整、精准操作、精益求精”的理念,加强设备巡检,根据气温、中调指令优化运行调整方式,持续加强对供热参数的监视和调整,提升机组调节容量。实施精细化配煤掺烧方式,认真落实各项防寒防冻措施,平稳应对寒潮天气。设备维护人员加强对热网设备、管线的检查次数,一旦发现设备缺陷,立即进行消缺处理,并对缺陷进行归集分析,从根源上降低设备缺陷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设备可靠性,各部门严格落实能源保供和防寒防冻措施,高效开展供热安全隐患排查,全力保障机组及热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做好民生供热工作是企业的‘国之大者’,安全生产方面来不得半点马虎。”副总经理尹海宇介绍,该公司修订完善《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反复培训事故预防与应对方法,落实供热机组特护措施。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各部门靠前指挥,开展党建互联共建,与临汾市热力公司建立了联动响应机制,成立保供热应急指挥联动小组,加强供热调度,严格控制参数,优化热网平衡,做好应急物资储备,针对防寒防冻、应对严寒期供热模式,联合热力公司开展全厂对外供热中断事故演练,提高各岗位应急处置和协作配合能力。2024年12月15日供热6.5万吉焦,创本供热季单日最高供热量纪录。

口粮保障,央企担当,筑牢保供“压舱石”

2024年入冬后,临汾地区寒潮频发,极端天气增多,该公司坚持“供热就是保民生”,顶着巨大的经营压力,2台燃煤供热机组火力全开,助力热网系统升温升压,为保障民生再添砝码。供热期间,千方百计跑银行、办贷款,保障资金连续,各部门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克服物料运输、设备防冻、线路防覆冰等保供不利局面,燃料部全员出动,分三组对公司周围150公里类的96座煤矿进行全面排查,新开拓多家煤炭供应商,有效保证了供热关键时期的“口粮”供应,职工在严寒天气下加班加点坚守岗位,做好来煤接卸、燃料采制化、煤质监督一线岗位,开通清洁能源运输进煤绿色通道,确保运煤车辆“随到随卸”。历经“春节保电”“两会保电”等重要节点考验,全力保障了供热工作的安全稳定,实现了供热“三零”目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大唐临汾热电公司凭借着精心谋划、多措并举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2024-2025年度供热任务,赢得了属地政府、合作单位以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下一步,公司将全面总结本供热季设备运行、电热平衡、物料供应等情况,未雨绸缪制定“冬保夏备”项目,周密部署供热设备检修技改工作,不断提升供热保障能力,为下一个采暖期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作者:赵耀鹏 郜凯辉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