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赶庙会去!2025泰山东岳庙会热闹开场
泰安日报
《泰安日报》是中共泰安市委机关报,1985年元旦创刊,始终坚持主流、融合、创新办报理念,积极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为泰安发展营造了积极生动的舆论环境。
2025-04-06 10:28
关注

泰安日报讯 “熙熙攘攘人如云,适用百货两边分。呼儿唤女上街云,农村庙会闹似春。”正如这首《赶庙会》描绘的一样,从古至今,民间对“赶庙会”的热爱从未减退过。4月4日,一年一度的泰山东岳庙会在岱庙北广场及岱庙院内拉开帷幕。本届庙会以“逛东岳庙会 祈平安福贵”为主题,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艺术,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逛庙会背古诗 游园赏汉服秀

泰山东岳庙会发源于唐、鼎盛于宋,历经上千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庙会之一,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月5日的岱庙北广场和院内,游客熙熙攘攘,商品满目琳琅,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趁着清明假期来泰山游玩,岱庙里还有庙会,既能看演出,还能挑选一些具有泰山特色的伴手礼带回去。”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说。

4月4日至6日,“相遇康雍乾,畅游岱庙”活动在岱庙南北门举行。活动中,泰安市博物馆向游客提供清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御制诗6首,根据游客成功背诵诗的数量,赠送不同礼品。众多游客参与其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在雨花道院内举行的“踏青寻古韵·汉服映岱宗”汉服国风游园会也吸引了市民、游客驻足,“古风书画廊”“花神祈福墙”“漆扇DIY工坊”等成为游客打卡体验点。本次汉服游园会将持续到4月6日下午5点,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汉服秀,还可以换上汉服拍摄属于自己的美照。

“英雄擂”上亮绝技 非遗技艺引客来

太极拳、长棍、双截棍、少林拳……在天贶殿西南角“英雄擂”舞台上,武术爱好者轮番登台,展示传统武术项目,刚柔并济的招式、行云流水的动作,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喝彩。

自古东岳庙会就是民间艺人们集中展示才艺的场所,《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一节对泰山东岳庙会的基本内容及规模作了记述,描写了燕青在岱庙天贶殿前擂台上大显身手的场景。此次“功夫泰山—武术文化表演”活动,就源于“燕青打擂”,活动汇聚泰安市各门派武术名家及爱好者,每日均有不同门派的武术爱好者登台献技,以武会友,并邀请游客上台学习简单武术动作,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泰山区武术协会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为期十天(4月4日至4月13日),通过武术展演、交流互动等形式,推动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丰富东岳庙会的文化内涵,凸显泰山“文武双全”的文化底蕴。

庙会上,非遗展示和泰山皮影戏展演在仁安门同步进行。泰山葫芦雕刻、泰山石画、汶口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一亮相,展示传统技艺之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泰山皮影戏表演艺人现场表演“十不闲”绝技,让游客领略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老庙会遇上新喜剧 泰山故事笑着讲

4月5日上午,一场以“笑侃泰山·古今奇谭”为主题的栗子喜剧脱口秀演出,准时在岱庙汉柏院南侧广场内信道堂精彩上演。

作为泰安市“文润泰安 艺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的新尝试,此次东岳庙会,市博物馆首次引入脱口秀表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喜剧盛宴。表演中,演员们以轻松诙谐的语言讲述生活趣事、社会热点,并将泰山历史、民俗故事融入脱口秀内容,解构泰山封禅、民间传说、碑刻轶事等文化IP,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现场观众笑声不断,掌声连连,古老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喜剧艺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文化创新的独特魅力。

“在古建筑里听脱口秀,历史‘包袱’抖得巧妙,文化传承有了新味道。”一位现场观众兴奋地表示。

“脱口秀演出持续三天,从4月4日到4月6日,是文旅融合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岱庙,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将继续探索“文化+旅游+喜剧”模式,引入更多互动性强、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演出,如即兴喜剧、相声专场等,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据了解,2025泰山东岳庙会将持续至4月13日。


记者:刘小东

摄影:隋翔 刘小东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