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启峰
春风又一次吹绿沙颍河岸,冯洋洋守在孙嘴码头,已经有4个年头了。
孙嘴,位于沙河、颍河交汇处,周口八景中的“颍岐春晓”即在这里。在城市向东发展的步履中,这个位于中心城区最西边的村庄,逐渐落寞。
但是那一湾壮阔的河景、静谧的屋舍,终究没有被辜负。近年来,我市文旅事业多点开花,坐拥沙颍河极佳景观天赋的孙嘴,慢慢被唤醒,这里被打造成“非遗小镇”,陆续出现餐馆、民宿、手工作坊等业态,还建成一座客运码头,迎接日益增多的八方游客。
码头落成,引来郑州雅航游艇销售公司投资。该公司在这里布下6艘游艇、两条摩托艇、一艘趸船(用作浮码头)。2021年“五一”假期,码头正式投入运营,老家淮阳的冯洋洋成为孙嘴码头负责人。
“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开头,刚投入运营,坐船的人从码头排到岸上。”冯洋洋回忆道。那时候,我市投入巨资,修通了沙颍河两岸堤顶路,沿河县(市、区)各显神通,打造出包括孙嘴在内的一批精品景点,引得游客络绎不绝。
但是,热闹过后,冯洋洋发现,靠拉观光客挣钱太难。周口不是热门旅游城市,缺乏稳定的游客来源,本地游客尝过鲜后,重复消费的比例不高;沙颍河沿线景点较分散,点与点之间景观带还有待完善;此外,码头运营还受到水位、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整体营收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2024年是最难的,4月中旬到5月下旬,沙颍河水位下降,很多市民到河里捡蚌,开不了船;7月份,周口又下暴雨,河水涨到岸边,我们开着船才能到趸船里办公,也没法营业,又耽误了一段时间。”冯洋洋说,到孙嘴码头工作4年,去年极端天气最多。
船员赵贺认为,坏天气毕竟有限,但好天气、节假日游客也较以往有所减少,“似乎大家消费意愿不强了,能省就省,坐船毕竟不是生活必需。”赵贺以前做小生意,感觉挣钱不易,便到孙嘴码头试试运气,结果还是不理想。
冯洋洋介绍,他的团队共有6人,管着9条船,他是船长,还有船员、安检员、售票员、炊事员、会计,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他算了一笔账,两艘“米兰”号豪华游船是主力观光船,每船核载12人,跑孙嘴码头—周口大闸的固定路线,来回6公里,票价30元/人。游船开动一次成本大约是50元,如果坐满人,当然是好生意,但是现在往往是一家三口,或者情侣两人坐船,那就盈利甚少或者不挣钱了。
尽管坐船的游客不多,他们还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4月2日下午,沙颍河水波荡漾,岸边杨柳青青,随风摇摆,在无人在意的春光里,冯洋洋与赵贺开始工作。赵贺拉着我们在沙颍河上拍照,希望能更好地宣传孙嘴码头,为他们招来一些乘客。他驾着摩托艇风驰电掣,划出S形和圆形,尽情释放!而在“米兰”号豪华游船上,冯洋洋钻到驾驶座下面,进行线路改造,把驾驶座从船中部挪到船头,以便获得更好的开船视野,达到更安全的目的。在狭小空间改造线路颇为不易,他的脸上很快布满细密汗珠。他们团队最近的核心工作是对每条船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安全经营,备战“五一”假期。
春水无声流过,他们一直在坚守。下午4时,冯洋洋接到一个电话,孙嘴对岸的西华县“沙颍半岛”景点有游客乘船,要他们派人去接。赵贺开动摩托艇,领命而去,劈开一道欢快的波痕。